禁酒政策与弛酒现状——汉代饮宴生活中法的体现和背离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酿酒业发展迅速,统治者却因为种种原因采取了禁酒的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又是失败的,当时饮酒的社会风气依然盛行。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一矛盾的情况,揭示出现禁而不绝情况的原因,一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论述汉代的禁酒政策及其施行的原因。汉代的禁酒政策包括“禁群饮”、“禁酤”和“酒榷”。“禁群饮”是为了杜绝社会危害,减少治安威胁;“禁酤”是为了在灾害之年减少粮食的消耗;“酒榷”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补充政府财政收入。这些都是汉代禁酒法令的内容和体现。 第二章分析了汉代弛酒的现状。包括贵族的宴饮和私酤的泛滥现状。因为特权身份,贵族能够举行宴饮,这违背了禁群饮的法令;私酤则是违背了“酒榷”和“禁酤”两项法律政策的,但由于当时的法律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以及法律的实际执行力问题,导致私酤泛滥。这些都是法的精神和政策的背离。 第三章论述了酒与礼的关系。包含五方面的内容:祭酒职责、祭祀酒仪、养老酒、乡饮酒礼、以酒待客。因为法和礼都在于维护统治,而礼在汉代是人们心目中的“大法”,所以在禁酒法面前,饮酒礼更具魅力,更容易被统治者和普通百姓接受。这就造成了法的形式上背离。 第四章论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宴饮情况。主要是节日饮酒习俗,重点分析了大酺日饮酒的原因。百姓平常宴饮成为了风气和习惯,这种习俗的力量是难以改变的,如果执法以顺民情,就能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更能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所以习俗的力量就成为背离禁酒法的又一原因。 禁酒和弛酒在当时社会并非是绝对的对立。由于法令和风俗的力量的对比以及公共权力干涉私人生活所达到程度的有限性,再加上统治者的选择,实际上的禁和弛也就没有了绝对的界限,所以出现了禁酒政策和弛酒现状并存的局面。
其他文献
庐山是千古文化名山。近代庐山被开发成避暑胜地,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庐山又成为政治名山。1996年庐山成为世界遗产地,现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庐山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以
学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统治者无暇顾及对思想领域的监管,政治上的宽松带来了思想上的活跃。学术成果异彩纷呈,各类著作不断涌现。加之书写材料的革新、佣书
该文除"绪章"、"结语"和三个附录外,共分为七章,分别为"新城王氏的发展与仕宦(第一章)"、"新城王氏的家族组织与家族结构(第二章)"、"新城王氏的婚姻与婚姻圈(第三章)"、"新城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