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自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了语言技能损耗研讨会后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语言磨蚀指的就是在很长时间不再接触外语后,语言的各项技能以及语言知识慢慢退化、遗忘的过程。国外对于语言磨蚀的研究不但理论丰富,实证研究也是百花齐放。然而国内在语言磨蚀上的关注时间起步较晚,经历了国外理论梳理到现在慢慢关注到实证研究上的一个过程。但是跟国外丰富的实证研究相比,我国在语言磨蚀上的实证研究还是相对比较匮乏。语言磨蚀体现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各个方面,但是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词汇磨蚀,因为词汇是学习任何一门外语的基石。所以我国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聚焦于词汇磨蚀。但是我国在词汇磨蚀上的研究对象多是已经毕业多年的大学生,此外研究重点多是词汇磨蚀的原因和变化特点。对于在校本科大学生以及词汇磨蚀的语言学特征的研究仍然不足。因此为了丰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采用词汇测试的方法,旨在研究词汇磨蚀的语言学特征。从而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在结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是否会出现词汇磨蚀现象?(2)词汇磨蚀现象的语言学特征(词性、词长和词频)是什么?(3)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在词汇磨蚀的语言学特征上又有何特点?本文选取江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三和大四各215名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在2018年10月份对被试进行词汇卷测试。在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录入电脑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在结束英语课程的学习后,非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出现了词汇磨蚀现象。(2)就语言学特征而言,词性、词长和词频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蚀。对于四种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汇来说动词磨蚀程度最深。在短词,中长词和长词三种词汇当中,长词是最容易磨蚀的,中长词、短词磨蚀程度相对较少。对于高、中和低频词来说,中频词汇是磨蚀程度最大的。(3)高低水平学生在词性、词长和词频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磨蚀,高水平学生形容词、长词、中频词更容易被磨蚀,低水平学生则是动词、中长词和中频词更容易磨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与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而减轻词汇磨蚀现象。首先,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大家明白英语学习应该是个主动掌握的过程,而不是被迫了解。其次,针对最容被磨蚀的词类,词长和词频的词汇,老师在教学要加大力度,通过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最后,英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大学英语的学习不应该到大二为止就结束。学校可以设置后续选修课程来帮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