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语言学视角的隐喻性思维的普遍认同与研究的深入,以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多模态隐喻,认为概念隐喻存在于语言之外的诸如声音、手势、图片等符号体系中。丰子恺的社会漫画很有名,由图像和文字两种模态组成,常以文字和图像的巧妙布局来传递漫画意图,启发读者,充满了隐喻。视觉隐喻即其目标域和源域都能用视觉感知到的隐喻。视觉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广泛应用于丰子恺的社会漫画当中。研究视觉隐喻的拓扑性是隐喻研究的一个新角度,主要的理论贡献学者有语言学家徐盛桓(2014)、认知科学与实验心理学家陈霖(2005)等。拓扑性质源自于几何拓扑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平面图形在(一个空间里)连续不断的变换中保持不变的属性。视觉隐喻的拓扑性是通过“目标域是源域”来体现的,即源域对于目标域而言具有拓扑不变性。本研究以认知角度的概念隐喻、多模态隐喻、视觉隐喻以及视觉隐喻的拓扑性为理论基础,整合性地探讨了丰子恺社会漫画中的视觉隐喻现象。首先,本文旨在用概念隐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来探讨丰子恺社会漫画中的视觉隐喻,对其语言和图像这两种模态间的互动方式进行研究;其次,本研究对丰子恺社会漫画中视觉隐喻的拓扑性质展开讨论,并以此角度来解释隐喻中“目标域是源域”这一特点;最后,本文探讨了视觉隐喻的拓扑性质对漫画作者建构隐喻和传递漫画意图所做出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丰子恺社会漫画中的视觉隐喻实例及其拓扑分析,可以将丰子恺社会漫画中的视觉隐喻区分为单模态的图像隐喻和多模态的图像文字隐喻,并且对图像文字隐喻中文字的功能作出解释;其次,得出丰子恺社会漫画中视觉隐喻的拓扑特征及其对漫画作者建构隐喻和表现漫画意图的影响。从视觉隐喻的角度来研究丰子恺社会漫画,可使我们在当代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理解其漫画所体现的意义,为今后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