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不同失水程度对板栗保鲜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机制,本文以陕西省镇安县板栗生产基地的红皮栗为试验材料,在前期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电热鼓风干燥箱于30℃胁迫失水,从而研究了不同失水程度的板栗在贮藏过程中好果率、水分含量、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失重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MDA)、淀粉酶等酶活性以及蛋白(Protein)、淀粉和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得到以下试验结果:1、贮藏前经过少量失水的板栗,在贮藏后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板栗的腐烂损失,使板栗在贮藏后期的好果率维持较高水平。失水3%和6%的板栗好果率极显著高于CK,失水8%的板栗好果率显著高于CK。2、贮藏前经过少量失水的板栗,在贮藏期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对电导率、失重率和MDA含量上升,对呼吸强度和水分含量有一定影响。失水3%的板栗在贮藏期间,水分含量与CK差异不大,而失水6%和8%的板栗水分含量则极显著高于CK;各个失水处理的板栗失重率在贮藏后期,失重率极显著高于CK;失水3%的板栗在贮藏期间,相对电导率与CK差异不大,而失水6%和8%的板栗相对电导率则极显著高于CK;失水3%的板栗在贮藏后期,呼吸强度显著低于CK,而失水6%和8%的板栗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则显著高于CK。3、经过少量失水的板栗在贮藏期间,对CAT、POD、PPO和SOD等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失水3%的板栗在贮藏后期,CAT、POD和SOD的活性极显著高于CK,而失水6%和8%的板栗CAT、POD和SOD活性则显著低于CK;各个失水处理的板栗PPO和淀粉酶活性则都极显著低于CK。4、经过少量失水的板栗在贮藏期间,对蛋白质、淀粉和糖含量有一定影响。蛋白质(Protein)含量随着失水程度越大增加越快,淀粉含量除了失水3%的稍低于CK外,失水6%和8%的板栗都高于CK ,糖含量除了失水3%的板栗高于CK外,失水6%和8%的板栗都低于CK。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贮藏前的适度的失水,有利于贮藏过程中栗果品质保持。经统计分析,3%的失水处理对板栗的贮藏过程中腐烂率的上升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其保鲜贮藏,可以看出,板栗采后适度的失水对保鲜贮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具体的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