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伎术官的成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的伎术类官员,存在属官层级空疏、属吏层级细密的特点,魏晋以来佐官乃逐渐完善,至隋唐形成了官员层级合理的伎术局署。隋唐寺监不管局署具体职事,仅在人事上是所统属局署的官长。伎术局署作为层级合理、职能独立的事务性机构趋于成熟,这使得伎术官的“本司迁转”成为可能,亦即本色局署的成熟为伎术官的成立准备了前提。伎术官是唐代新成立的职官类目,成立的关键在于将伎术职官与伎术出身联系起来。唐代以前不存在独立的伎术出身,汉晋以来“方伎为官”的伎术仕途是依附于其他选官途径存在的。真正的伎术出身在唐代才确立,包括无品伎术直、伎术胥吏、伎术学生与伎术举。神功年间厘定伎术官以前,伎术类职官未必授予伎术出身者,其迁转也与常司无异,这一时期的伎术官迁转的特点是局署官的相互迁转,既有非伎术官迁入伎术官者,亦有伎术官迁出非伎术官者,诏书所说的“诸色伎术因荣得官,及其升迁,改从余任”并非突出的矛盾。高武以来,选官员多阙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唐廷因此才刻意以出身为基准划定了职官的序列,伎术职官与伎术出身联系起来,伎术官真正形成。伎术官固化为特定选官序列的第一步,是武则天神功元年对伎术出身者迁转的压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伎术出身对“士职”的侵占。第二步则是将伎术官的选官从吏部转授本司长官,这使得伎术官的迁转趋于低落。唐廷又以员外伎术官授予非伎术出身者,选叙考劳不拘伎术官例,试图以此维持正员伎术官作为伎术出身者的任官序列。在中古官制的变迁中,伎术观念的流变为伎术官在唐代的成立确定了观念上的可能性,并框定了官职的大致范围,但伎术官成立的特殊性则主要在于出身与迁转。在唐代,伎术官与伎术出身的结合紧密起来了,伎术官成立为一个相对闭合、自成体系的职官系统。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台湾六年级作家在“悲情”主题的历史传统与文学传统下展开新的书写。这批小说较为普遍地调动了隐喻的修辞手段,保持对历史及其叙事的质疑。被质疑的历史得不到认可
知识管理是近二十年来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依主体而分,将知识分为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以个体与群体为分类坐标对教育知识管理的
在生物体内,存在大量的非编码RNA(ncRNA),小干扰RNA(siRNA)是其中一种,由双链RNA切割形成,能干扰基因表达,激发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尽管双链RNA干扰是把基因“敲低”而不是“敲除”,但它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药用大型真菌,是优质的蛋白来源。杏鲍菇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相比,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少,杏鲍菇来源多肽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能够降血压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杏鲍菇产量连年增长,但是杏鲍菇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缓慢,以杏鲍菇为原料提取ACE抑制肽,原料价格低廉,多肽提取率高,同时可以推动杏鲍菇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杏鲍菇为原料,对杏鲍菇蛋白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突出的体现了各个国家的特色和风情。中俄因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孕育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其餐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