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换,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日益增大。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长期货币支付计划,必然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同益明显,它具有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和老龄化速度快等特点,2030年我国的养老金支付将达到高峰。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仍以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为主,投资收益率很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近二十年运营的数据表明,有很多年份投资收益率都低于通货膨胀率。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问题日益迫切,也成为各位学者研究的热点。 国外的养老保险基金运作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而且运作良好。目前很多国家的第二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基金,即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和自愿性的储蓄账户基金,普遍投资股市进行运作。关于入市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零售模式、高度集中模式和适度集中模式。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模式,并在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多元化组合投资。而且近年来养老金运作朝专业机构倾斜,投资限制也日益宽松。 2002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已经授予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六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权利,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了弥补对“中人”和“老人”的历史债务而筹集的资金,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以内。本文讨论的养老保险基金是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包括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两部分。本文将在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资本市场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式。 摘要论文最后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进行了展望。 本文共分五章。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含义、特点、本文所研究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概念界定,以及选题背景和论文结构。第2章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演变。回顾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现状。第3章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从入市模式和投资组合及比例两方面介绍了国外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式和新趋势。然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资本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式选择,包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原则、投资主体多元化、适度集中模式入市、投资工具、投资组合。第4章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监管。首先阐述了监管原则,然后从政府监管边界、投资收益监管、建立非官方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具体对策。第5章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展望。分析了我国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模式进行了展望。 本文力图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和资本市场的特点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应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分权管理;个人账户基金适度集中模式间接入市,此部分基金现阶段可交于获得托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六家基金公司管理,但要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分开运营;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特点的投资组合。第二,为了使养老保险基金有效运营,对养老基金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对策。第三,十六大以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必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这些影响和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进行展望。由于我水平有限,文章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