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城镇化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利用自身对乡村的辐射,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结果。城市空间由此逐年向周边扩张。我国许多大城市在自身发展与空间膨胀过程中将大量多元化的土地利用需求加诸城郊地区,由此靠近城市的乡村成为城镇化的前驱。在这一进程中的各种经济、社会利益团体的博弈所导致的城郊土地用途和资源结构的转换与调整,以及随生的复杂的乡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结构巨变,不仅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体现,也由此直接导致了这些地区乡土原生系统的瓦解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城郊乡村与城市发展用地的空间竞争使旅游资源不断被挤压,而远离城市。 同时,我国农民新村建设也轰轰烈烈的进行,各地情况虽不尽相同,建设的方向与所走途径也各有差异,但最终目的无非乡村经济的发展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作为新农村建设方向之一的乡土旅游型农民新村的地域功能、开发模式与设计要点,成为必要。 本文以“如何建设乡土旅游型农民新村”为出发点,通过对重庆农民新村建设现状的调查剖析,总结开发乡土旅游所需的相关要素,并提出了对应的设计策略。 本论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章,主要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农民新村建设的进展与动态,并通过概念界定,明确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部分为第2-3章,通过对重庆地区乡土旅游型农民新村的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解读,探讨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发掘乡土旅游模式与重庆近郊村镇发展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营建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第三部分为第4-6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别从总图布局、建筑单体与外部空间环境三个层面进行细化分析与探讨,创新性地提出了重庆乡土旅游型农民新村的设计策略。 第四部分为第7章,通过乡村旅游农民新村的设计实践,描绘出具有重庆乡土特色的乡村新图景,对今后的乡土旅游型农民新村设计提供一定借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