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羧酸配位聚合物及药物喹碘仿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由于羧酸聚合物表现出其独特的性质,使其在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有着诱人的前景。近年来关于羧酸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十分活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通常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多为常规溶液合成法和水(溶剂)热法。本论文利用水(溶剂)热合成技术结合溶液法培养单晶。合成了8 个尚未见报导的化合物晶体,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磁性、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章: 通过醋酸锌与偶氮苯-3,3’-二甲酸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C17H17.50N2 O5 Zn (1)。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m,晶胞参数:a=9.7462(17)A, b=19.627(3)A , c=10.3287(18)A, V= 1943.5(6)A3, Z=4, Dc=1.351 Mg m-3。空间构型为变形八面体。Zn(Ⅱ)离子配位数为六,Zn(??)分别与羧基键合形成四羧基桥联的双核锌次级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通过偶氮苯-3,3’-二甲酸进一步桥联形成一个二维配位聚合物。通过醋酸钴与偶氮苯-3,3’-二甲酸在加入第二配体啉菲啰啉的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配位聚合物Co3(CH3CO22[(CO2C6H4N)2](C12H8N2X2。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其他文献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中,如何重新认识新闻营销,以及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如何找到企业市场需要与传媒发展的交汇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营销本质不变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郑鹤声一生从事历史教学活动,先后在云南高等师范学校(后并入东陆大学)、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国立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讲授“中国史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教育理论的思考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基于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建构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哲学界,主体间性问题处于不断的争议中
研究基于纳米粒子表面的聚合酶链反应,不仅为PCR 产物的检测分离和纯化带来了方便,而且也为DNA 生物芯片和纳米粒子/DNA 纳米结构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目前,国外有一些
目的 搪塞多发性化硬化(MS)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可能机理。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MS病人中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在努力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高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也更加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生
本文结合当前全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对某市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开展情况作了一个基本的阐述,并就能效测试后整改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改进方案和措施。
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