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柳子戏有着丰富的传统剧目资源可以继承和发展。柳子戏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与产生、发展和变革、停滞又回归,不断地探索和奋斗,每次都用崭新的面貌跨过每一个低谷,焕发出无限生机。本文以柳子戏剧目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梳理明清、民国、“十七年”、“文革”、“改革开放后”这几个时期柳子戏的发展特征,总结其变化之处,试图总结、提炼出适合柳子戏剧目未来发展的启示。第一章是柳子戏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柳子戏这个古老剧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形成,这一时期创作的传统戏,题材从单一到丰富,人物形象类型多样,线索及叙事也日益复杂多样,丰富缤纷、有趣生动。到了民国时期,柳子戏创作出许多展现百姓生活的民间生活小戏,但由于战乱柳子戏也鲜少演出,柳子戏自身也无突破性创新,新的剧目创作陷入停滞。第二章是柳子戏的繁荣与衰落。分为“十七年”和“文革”两个时期,具体分析柳子戏剧目繁荣与衰落。建国后,柳子戏经历了新形势、新政策的洗礼,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经历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十七年”后,柳子戏在改革中达到空前的繁荣,但是却不幸遭遇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大大阻碍了柳子戏前进的步伐。第三章是柳子戏的继承与创新。这一阶段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优秀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继承与创新二者协调统一。改革开放后新的思想、文化、艺术元素的种子在戏曲剧目创作的土壤中萌芽,打破剧目类型化的固定模式,主题思想也更加发散,融入当代主流思想,以迎合现代观众的先进思想,并把先进优良的思想发扬下去。柳子戏传统戏在保持戏曲本质不变的基础上,多次的创新润色打磨,在舞台上仍经久不衰。柳子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也在不断尝试中创新和突破,以诗化、哲理化的内在精神和愈发精美的外在风貌,建构出具有现代性的新剧目。第四章是柳子戏剧目发展研究的启示。总结分析柳子戏创作和传播两方面的启示。对于柳子戏的创作,应当注重剧目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剧目内容与形式之间相契合。对于柳子戏的传播,多培养柳子戏观众以增加柳子戏的爱好者和传承机会,同时也要创新柳子戏的传播方式,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展现柳子戏。柳子戏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柳子戏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应该充满信心。坚守柳子戏艺术传统,提升柳子戏艺术品格,发挥柳子戏艺术特长,创造柳子戏艺术新篇,吸引更多观众、演员、导演、编剧投身其中,可以使柳子戏的艺术创作不断进步、柳子戏的剧目得到广泛传播。在未来柳子戏若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一定能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艺术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