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具有与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得到普遍验证的“优序融资理论”相悖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即其选择融资方式时,首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采用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的较少。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视角,以更贴近现实的“市场非有效性”及“非理性人”的假设分析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方式的内外部非理性行为因素。 首先,本文依据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资本结构的相关统计数据描述了其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然后,从行为金融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其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外部非理性行为因素。研究表明,外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因素与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因素相互作用并不断强化共同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与非理性行为因素相关的定量化指标,借助Eviews5.0统计软件,利用上市公司1993-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非理性行为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权融资成本与市盈率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显著,而换手率与股权融资偏好行为没有显著关系。最后,提出促进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