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消费的哲学审视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通过刺激生产,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是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特定需要。在中国传统面子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知不觉对“面子”产生特殊情结,中国人为体现自己身份而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满足于面子需求的人们在精神世界中失去了方向感,把“面子”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把获得面子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本文从哲学视角对面子消费进行审视,考察我国当前消费的现状以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问题,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我国,面子观念深入人心,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现实生活消费领域,这种普遍存在的面子观折射出面子消费的社会发展现状:人们力争上游地积极主动争取面子进行炫耀消费和曲意逢迎地迎合他人预期的被动保面子进行盲从消费。面子消费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中并深受中国本土传统面子文化的熏陶,是在中国特有人情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消费现象。现实社会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消费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让主体沉沦在追逐“面子”的泥淖中不辨南北。面子消费在社会交往中起着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并能使主体获得外在认同、群体归属。然而,面子消费也存在一系列负面效应,尤其体现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个方面:首先在人与自身方面,让主体迷失自我、背离需求,造成主体发展畸形;其次在人与社会方面,减缓社会发展步伐,诱发历史社会矛盾,导致人际关系扭曲;最后在人与自然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物种灭绝,引发生存环境极度恶化。面子消费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根源。首先面子消费既受到中国特有面子文化的熏陶以及在熟人社会下充满人情色彩的传统文化心理,又有主体在争取面子时欲望膨胀、个性张扬的社会消费心理;其次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盛,为面子消费的产生提供可能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最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刺激消费的现实需要和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是面子消费发展的社会动力。我们应该正确审视面子消费误区,追求理性的存在;还需要摒弃消费主义价值观,树立和谐消费价值观念;更应该合理引导面子消费行为,将行动付诸于实践中,对面子消费行为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合理运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其他文献
马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单向度的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了较为深刻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已经投入各个学校的课堂上。针对当今网络时代中校本培训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