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研究铝材轧制过程中润滑机理基础上,展开了对电子铝箔轧制基础油成份与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关系的实验性研究。实验选用目前国内厂家普遍使用的低硫、低芳烃铝材轧制基础油,并选用了wylor10和wylor12、CSA-P三种复合添加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基础油的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TG-DTA热分析技术对基础油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基础油和轧制油的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退火清洁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铝材轧制基础油粘度随平均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大;在平均碳原子数相同的情况下,正构烷烃基础油的粘度,低于含有适当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加氢饱和基础油的粘度。基础油的闪点随着低碳成份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初馏点与低碳成份也有很大关系。(2)含有环烷烃的加氢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敏感性优于正构烷烃基础油;随着平均碳原子数的增大,无论是正构烷烃基础油还是加氢基础油,以它们配成轧制油的油膜承载能力都是增加的;轧制油的油膜强度主要由添加剂的性能来决定,在添加剂一定的情况下,基础油同样对摩擦学性能有一定影响。(3)对于铝材轧制基础油而言,加氢基础油的退火清洁性能可以与正构烷烃基础油相媲美;对于轧制油而言,退火性能很大一部分要由添加剂来决定。加氢基础油的热安定性主要与低碳成份有关,当碳原子数分布相当时,正构烷烃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最好,链烷烃次之,环烷烃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