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及处理苯酚与焦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0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微生物菌群(EM)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制剂,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环保领域尤其污水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EM菌群的构成原理以及主要组成菌属为基础,通过好氧与兼氧菌的生态协同效应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有效微生物菌群。通过对焦化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进行采集、培养和纯化,成功分离得到分属于光合菌、酵母菌、放线菌以及乳酸菌四大类菌属的6株菌株,依次为NGGH1、NGJM6、NGJM10、NGFX6、XGFX1、NGRS1。参照《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与《真菌鉴定手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NGGH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属,NGJM6、NGJM10为假丝酵母,NGFX6、XGFX1为丝杆菌属,NGRS1为弯曲乳杆菌属。单一菌群处理焦化与苯酚废水研究表明,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对焦化废水和苯酚都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乳酸菌则相对较差。根据EM菌构成原理和光合细菌头领学说,按照光合细菌: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乳酸菌的最终富集菌液体积比为2∶1∶1∶1的比例投加于焦化废水和高浓度苯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废水应用实验表明:EM菌群对焦化废水和苯酚废水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由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得到对EM菌群降解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温度>摇床转速>pH值,并确定最佳降解焦化废水中CODcr与废水中苯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t=30℃,r=150 rpm,pH 7.0,投加量为每50mL废水投加14mLEM菌液,在该条件下EM菌群对焦化废水降解6天的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62.52%,对苯酚浓度为700 mg/L废水降解24h,苯酚去除率为95.26%。优化工艺条件下对该菌群进行的废水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对苯酚的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C0e-0.2151t(mg/L);对焦化废水CODcr的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C0e-0.1573t(mg/L),即废水中苯酚和焦化废水中CODcr的降解速率分别对废水中的苯酚浓度和焦化废水中的CODcr浓度为一级反应。
其他文献
社群主义是在批判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社群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逻辑起点上,罗尔
<正>我们常听说某人因为手麻,到医院看病诊断为颈椎病,所以一旦出现手麻,就联想到是否患了颈椎病。其实不然,出现手麻的原因很多,绝对不止是颈椎病才有这个症状,现在给大家介
本文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角度对幽默作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幽默与合作原则的关系。一方面幽默是成功的交际形式 ,另一方面它又违反了约束成功交际的格赖斯合作原则的某一 (几 )
<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说的出的"痛",看得见的"病",但这种顽疾却一再地被坚持,难以被彻底铲除,实在是一种悲哀。作为一种恶疾,它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快乐成长和终身发
<正>新闻调查是一种以展示记者调查行为为主的新闻报道方式,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主题选择至关重要。它可能已经不是最新鲜的新闻,但应该具备接近性、新闻性等新闻特征。它和
【正】 罗烽是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又是激情奔放的诗人,也是三十年代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还是一位忠于党、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文艺工作领
在实际工作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的过程,对设备创新设计的思路进行整理。理清设计思考过程需要的条件和因素,以实践经验为依托,说明进行创新设计存在的因果关系。在设计过程中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流入城市学校入学就读,但以往研究对随迁子女的研究较少站在涌入城市的视角上,分析随迁子女为流入地带来的压力。以J省为例,J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娱乐节目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娱乐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国内娱乐
<正>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家魏征曾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上疏唐太宗。很久以来,笔者对这篇奏议题为《谏太宗十思疏》颇感疑惑。《旧唐书·魏征传》只记述"其后又频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