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作为一种含量巨大的、可无限开采的新型可利用能源,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可观,由此附带衍生出的一系列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也是生机勃勃,而单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原材料,其发展需求的市场十分庞大。单晶硅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要求严格,如此才能确保生产出高纯度的单晶硅。而生产过程中许多步骤都需要用到无机和有机的化学试剂作为腐蚀剂、清洗剂和润滑剂等。这些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必将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所以在排放之前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水解酸化加接触氧化工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在处理许多工业废水上都有成功的应用,本次工程以该工艺作为处理硅生产废水处理的主体生物处理工艺,以混凝作为前端物化预处理工艺,完成调试并做相应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是将废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J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主要检测项目为COD≤500mg/L,BOD5≤300mg/L,SS≤400mg/L,经过调试并稳定运行后最终出水COD稳定在200mg/L以下,BOD5在50mg/L左右,SS小于80mg/L。COD、BOD5、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0%、89.8%和92.9%。对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水解酸化池在停留时间为5~7h处理效果较好且比较合理,pH在4.5~8.5范围内处理较为稳定,而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在9h以上运行效果较好。在运行过程中聚合氯化铝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分别为100mg/L和5mg/L时处理污水出水SS值去除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