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思想研究——以《开明英文读本》及《开明英文文法》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科书作为一个时代民众接受西方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有意识地体现了编者的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以及《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中国人编写的现代意义英语教科书出现,20世纪20、3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用自己独具特色的意念教学思想,先后编撰了《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英文文法》两套中学教科书,畅销20多年,被誉为英语教科书的“双璧”。目前的学术界很少有针对这两套教科书中蕴含的林氏意念教学思想的微观性研究。本文通过对《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英文文法》的文本收集、整理、分析,结合心理学、英语语言教学、言语交际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对林氏意念教学思想做深入分析与研究,为当今英语教科书改革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选题背景及意义、关键词界定、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  第二部分对《开明英文读本》及《开明英文文法》进行概述。略述林语堂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以及这两套教科书编写出版背景和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蕴含在林氏英语教科书中的意念教学思想。该部分主要从意念教学观念、意念教学途径、意念教学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在文化背景中丰富意念,活化文法来拓展表达方式的意念教学观念;选择生活化词汇,模拟范例及精细观察来提炼变化规律的意念教学途径;反复口讲,学英文全句,对比分析英汉意念及表达方式的意念教学技巧。  第四部分为“活”的意念教学实践:言语交际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该部分从言语交际学的视角,分析林语堂意念教学的交际主体、交际意图和交际语境,揭示意念教学思想重视掌握语言的内涵而不是结构,使学者自身探寻出言语交际中的英语使用规律,力求从中讲出一个何以要这样“用”的“所以然”来,同时掌握“用语言做事”的交际能力,体现了语言学习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第五部分为结语,概括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思想及思考。
其他文献
书面语言表达题型在语文教学与考试中占有重要比例,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的课题。中华民族是在诗性智慧作育下繁衍、挺立世界
课程不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还是一个涵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它具有“社会控制”的特性。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研究,即是社会对课程的作用过程的揭示,具体来说就是要研究课程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它的学科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高教改革
我国传统的以学术型人才为单一培养目标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既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硕士生培养机制改革就成为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山东省实现了经济强省的梦想,同时体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近些年来山东省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围绕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地增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