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成长一定是离不开周围的社会环境的,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学生的体质,而现代社会把一个人的健康定义为三个方面: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和社会适应程度是衡量其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对人们生活及发展的影响已经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可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界现阶段研究的主题与焦点。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推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身体素质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内容,而定向运动恰恰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陈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n checklist-90,简称(SCL-90)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分别对初、高中两组实验组学生和分别对应的两组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定向越野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定向越野运动教学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在抑郁症状、强迫症状、焦虑症状、偏执症状、人际敏感、敌对症状、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性的改善,建议:1.建议学校体育应该大力度推广和普及这项运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建议适时地进行定向越野运动有关知识的宣传,让广大学生接触它,认识它,最终产生进一步参与的兴趣与意识。3.在中长跑教学中和训练中合理、适当地穿插定向运动的内容,以增加教学和训练的趣味性,避免形成单调乏味的秩序。4.组织定向越野运动的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吃苦耐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器材开展定向运动.5.适时组织比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定向运动的锻炼,激发荣誉感,鼓舞学生的进取心,获得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