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克斯《情欲艺术家》初探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霍克斯被称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四大家之一,影响了美国文坛从现代派向后现代派过渡的过程。他的小说在国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诸多评论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情欲艺术家》是霍克斯于1979年发表的作品。国外诸多著名的杂志发表过对此书的介绍和评论,在国外出版的美国文学史和后现代小说论著中也频频提及此书。另有近十篇关于《情欲艺术家》的学术论文在美国、法国等国家出现,就小说的主题、结构、象征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小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的研究及小说中“性”等单一问题的思考,没有对整部小说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性别”主题上,没有对他在这部小说中表现男女对立、女强男弱、女性强奸男性的意图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国内对霍克斯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情欲艺术家》这部小说的研究尚属学界空白。我以《情欲艺术家》这部小说为论文研究方向,一则为填补国内对该小说研究的空白,二则对国内霍克斯小说整体风格的研究提出新鲜思路,三则为修正过去国内对霍克斯研究中的一些错误,四则使国内读者提高对霍克斯小说的整体认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其他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我在论文中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在论述第三章时结合了心理分析法以及女权主义理论。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小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包括小说的片断式结构、时序混乱和作者“侵入式”的哲理性话语等特点。在研究时序混乱时,我把小说分为线性的、按时间发展的叙事内容和非线性的、不按时间发展的叙事内容两部分,并把这种结构与主人公沃斯特提出的“记忆理论”相结合。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小说中的意象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监狱”、“城市”、“乡村”与“入侵性力量”的意象象征。论文的第三部分对小说的男性和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针对作品中女强男弱、男女对立的现象用荣格的心理方法进行分析,首次提出了小说中的男性具有“阿尼玛原型”倾向,女性具有“阿尼姆斯原型”倾向。在分析女囚的形象时,我提出了女囚具有西方文化中亚马逊女战士的特点。在对作者霍克斯男女性别的问题的探讨上,本文首次提出了这是作者对女权主义的积极回应。他肯定了女性自由及权利的获得,也对男性在现实中的生存压力给予了同情。
其他文献
作为希伯来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希伯来圣经》的文学价值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长久以来,关
李白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典型性的诗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某些最基本的特征,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的一个缩影,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文化“符号”。本文
学术界对汪曾祺文学成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其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以及其生发出来的对传统文学继承的意味上。近年来,人们对汪曾祺的研究几乎都停留在对其作品艺术风格的分析上,较少
紫外(UV)光在植物光形态建成、次生代谢和叶色形成方面具有重要光生物学和光化学作用,在调控设施园艺优质高产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人工光植物工厂和太阳光植物工厂
学位
金尼阁口授、张赓笔传的《况义》是最早专门介绍翻译伊索寓言的集子。明清之际大批传教士来华传教,耶稣会是其中一个重要修会。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经过不断探索后,选
“美是难的”与其说是柏拉图对美的定义宣判的死刑,倒不如说是为其招魂,虽然美不可能在思维中完满到场,但是美学家的不同言说却是都指向同一个东西——对美的原初的领会,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