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霍克斯被称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四大家之一,影响了美国文坛从现代派向后现代派过渡的过程。他的小说在国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诸多评论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情欲艺术家》是霍克斯于1979年发表的作品。国外诸多著名的杂志发表过对此书的介绍和评论,在国外出版的美国文学史和后现代小说论著中也频频提及此书。另有近十篇关于《情欲艺术家》的学术论文在美国、法国等国家出现,就小说的主题、结构、象征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小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的研究及小说中“性”等单一问题的思考,没有对整部小说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性别”主题上,没有对他在这部小说中表现男女对立、女强男弱、女性强奸男性的意图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国内对霍克斯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情欲艺术家》这部小说的研究尚属学界空白。我以《情欲艺术家》这部小说为论文研究方向,一则为填补国内对该小说研究的空白,二则对国内霍克斯小说整体风格的研究提出新鲜思路,三则为修正过去国内对霍克斯研究中的一些错误,四则使国内读者提高对霍克斯小说的整体认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其他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我在论文中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在论述第三章时结合了心理分析法以及女权主义理论。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小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包括小说的片断式结构、时序混乱和作者“侵入式”的哲理性话语等特点。在研究时序混乱时,我把小说分为线性的、按时间发展的叙事内容和非线性的、不按时间发展的叙事内容两部分,并把这种结构与主人公沃斯特提出的“记忆理论”相结合。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小说中的意象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监狱”、“城市”、“乡村”与“入侵性力量”的意象象征。论文的第三部分对小说的男性和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针对作品中女强男弱、男女对立的现象用荣格的心理方法进行分析,首次提出了小说中的男性具有“阿尼玛原型”倾向,女性具有“阿尼姆斯原型”倾向。在分析女囚的形象时,我提出了女囚具有西方文化中亚马逊女战士的特点。在对作者霍克斯男女性别的问题的探讨上,本文首次提出了这是作者对女权主义的积极回应。他肯定了女性自由及权利的获得,也对男性在现实中的生存压力给予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