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青藏高原高湖面与现在湖面对比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RS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对青藏高原上201个湖泊的现在湖面的面积与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并对高原高湖面的面积、高程进行恢复、重建和统计,再分区对比分析高原现在湖面与高湖面分布及原因,验证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也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帮助。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现在湖面最小的湖泊是多玛错,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青海湖是高原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也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阿牙克库木湖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盐湖;塔若错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高原上湖泊以咸水湖为主。除青海湖,色林错,扎日楠木错、扎陵湖、鄂陵湖等特大型湖泊外,淡水湖一般面积小于咸水湖,而单个盐湖面积较大。青藏高原区域湖泊除少部分湖泊外,绝大多数的湖泊海拔都在4000~6000m之间,平均海拔为4616.51m。其中,森里错海拔5393m,是高原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尕海(非近青海湖)海拔2682m,是高原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泊数量与面积并非正比关系。青藏高原高湖面时期湖泊面积远大于现在湖面面积,大湖期共有大于30km2的自然湖泊126个,总面积323948.27km2,约占整个青藏高原面积的10.7%,其中面积10000km2以上的大型湖泊共有两个,高湖面平均海拔为4811.61m,高于现在湖面195.10m。由于高湖面时期降雨丰沛,湖泊类型多为淡水湖泊。高原高湖面恢复后湖泊分布由零散分布变成具有一定走向形的分布。且不同区域湖泊的现在湖面分布与高湖面分布特点有所不同。高原上多数湖泊湖岸堤道数集中在5~15条,说明高原湖泊退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统一性。高湖面时期湖面海拔在南北趋势上与现在相反。在30kaBP前后的末次间冰段青藏高原大湖期普遍存在,后因气候变干,湖面萎缩,近40年来高原湖面因气候变暖,湖泊补给增多都有所上涨,但是这只是气候直线式变干中的小波动,大的时间尺度内,干化盐化依然是湖泊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他文献
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是GIS空间关系的基本内容,也是空间数据查询、组织、推理和分析的基础,是空间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拓扑关系是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