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云南省某结核病高流行区DOTS策略实施效果,探索该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当地结核病就诊延迟问题的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全人群的结核病控制政策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方法]DOTS策略评价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上收集调查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就诊延迟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定量研究,利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调查县一固定时期的就诊延迟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现场半结构访谈、观察法等社会学调查工具进行定性研究,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探索患者就诊延迟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1、调查县DOTS策略的实施情况:2002年顺利启动DOTS策略。(1)政府方面:当地政府将结核病作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高度重视结核病控制工作;各级财政资金基本能够到位,但当地市级、县级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全县人均投入远远低于全省水平;机构及设备数符合配置要求,但未达到最低人员配置要求;(2)调查县能够积极开展免费药品供应、督导、培训、健康促进工作;(3)患者发现及痰检情况方面,调查县报告发病率历年均高于全省、市水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疫情较为严重,处于高流行态势;初诊患者就诊率相较于全省而言略低;检出水平略高于全省水平,初诊患者接受X光胸片检查率为100.00%,达到总目标要求;调查县转诊、追踪等总体到位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未达到规划要求;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完成规划指标;(4)治疗管理方面,通过比较初复治,复治涂阳患者比重却逐年增加,存在治疗管理问题;初治患者治疗2、3月末阴转率达到标准;治愈率和完成疗程率基本能够达到规划指标;系统管理率达到规范要求。2、结核病就诊延迟情况:调查县的就诊延迟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说明就诊延迟现象日益严重。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辖区内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3月份所有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病案延迟未超过两周的患者比例为8.3%,延迟超过90天的患者比例为13.0%;就诊延迟中位数为60天,四分位数为(35天,75天),最长延迟1138天。职业和治疗分类对结核病涂阳患者延迟时间有影响,职业为农民以及治疗类型为复治的患者发生就诊延迟的风险较大,性别、年龄、民族和患者来源未对患者就诊延迟造成影响。调查访谈的20位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四分位数为36.75天、62天和69.75天,其延迟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因素、财政、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医疗培训落实及效果、医疗机构诊断疾病不及时、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经济问题、医疗服务半径等。[结论]调查县DOTS策略实施效果明显,仍需继续推进实施DOTS策略。就诊延迟问题突出。当地政府应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支持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医防合作。对于DOTS策略的不足,加以研讨给予完善。高流行区可在条件允许下采取一系列筛查工作积极主动发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