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IL-18BP在ITP发病机制中的调控及其免疫干预作用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rgae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该病的特点是患者体内抗血小板抗体增多,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出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确认与免疫应答异常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ITP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仍处于探索之中。深入研究ITP发病免疫异常机制,探讨阻断ITP发病途径无疑对于ITP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ITP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尽管B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和成熟产生多种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包括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GP Ib抗体)是ITP发病的直接原因,但T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失调导致B细胞激活可能才是ITP主要的发病机制,部分情况下,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导致ITP患者的血小板溶解。许多研究表明在ITP中,T辅助细胞(Th)1和Th2处于失衡状态,Th1/Th2比例明显上调。Th可以分化为Th1、Th2和Th17亚群。目前研究资料表明,Th1/Th2细胞的平衡,是体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间重要的调节枢纽,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和巨噬细胞活化等细胞免疫反应;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10和IL-13等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提高黏膜免疫力,介导体液免疫和Ⅰ型超敏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CD8+T至少也可分为两群,一群与Th1细胞相似,分泌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称为Tc1;另一群与Th2细胞相似分泌IL-4,IL-5,IL-10等细胞因子,称为Tc2。人们将Th1和Tc1,Th2和Tc2分别统称为Th1类、Th2类细胞。Th细胞之间的失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数活动性器官自身免疫病倾向于Th1细胞反应,而Th2细胞反应往往与自身免疫病保护有关。本研究证实ITP患者存在Th1极化现象,与Panitsas FP等人研究相符。作为T细胞炎症介质的强有力的诱导者,IL-18通过刺激Th1反应、诱导严重免疫紊乱,从而参与一些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IL-18是1996年正式命名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调节因子,其结构与IL-1相似,功能与IL-12相似,但发挥作用却不依赖于两者。人在正常状态下,产生于细胞内的IL-18是以没有生物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由193个氨基酸组成,无N糖基化位点和疏水信号肽序列,N-端有一36个氨基酸的前导序列。经IL-1β转化酶(IL-1βconverting enzyme, ICE)切除其前导序列后,IL-18才以单体的形式表现出生物学活性。与IL-18受体(interleukin 18 receptor, IL-18R)结合,通过IL-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IRAK)途径活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诱导NF-κB结合DNA信息,促进INF-γ等Th1细胞相关因子的释放而导致Th1/Th2失衡的发生。IL-18还可增强Th1细胞的FasL表达,增强FasL介导细胞毒效应,促使T、B细胞的凋亡发生,而凋亡细胞数量与自身免疫疾病活动性相关,因而IL-18在免疫系统和疾病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18结合蛋白(interleukin 18 binding protein, IL-18BP)为Novick等新近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属于免疫超家族成员,能抑制IL-18诱导Th1细胞产生INF-γ,降低INF-γ对NF-κB的激活作用,是IL-18的天然拮抗剂,与IL-18协调作用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大量研究证实IL-18和IL-18BP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和动物模型中已经检测出上述因子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失衡,而通过内外源性IL-18BP抑制IL-18的作用已成为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着眼点。但是,IL-18体系在ITP的疾病进程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清楚的了解。近年来,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s, Tim-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Tim-3又称HAVcr-2(hepatitis A vires cell receptor 2),只选择性表达在分化的Th1细胞而不是Th2细胞上,通过与Tim-3配体(Tim-3 ligant, Tim-3L)即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 Gal-9)结合,给T细胞提供一种负性共刺激信号,下调Th1及Th17细胞的反应,在自身和异体免疫性疾病以及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既然ITP是一种Th1极化模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Tim-3特异性的表达于Th1细胞中,那么Tim-3是否在ITP发病中发挥作用呢?本研究以IL-18,IL-18BP,Tim-3等细胞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为指标,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IL-18体系及Tim-3在ITP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第一部分IL-18/IL-18BP在ITP发病及地塞米松治疗中的意义研究目的:探讨ITP患者体内IL-18,IL-18BP,IFN-γ,IL-4;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作用,分析IL-18/IL-18BP在ITP患者中Th1类细胞优势应答中的作用。方法:(1)抽取37例ITP急性期患者,21例ITP缓解期患者和24例正常人的外周血15mL,其中17例初诊患者标本分别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采样。(2)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mRNA。(3)应用ELISA检测ITP急性期,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IL-18,IL-18BP.IFN-γ和IL-4的含量。(4)应用RT-PCR检测ITP急性期,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IL-18,IL-18BP,IFN-γ,IL-4和T-bet,GATA-3的表达。结果:(1)经ELISA检测,37例ITP急性期患者血浆中IL-18及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患者;IL-4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8BP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IL-18/IL-18BP升高。(2)经RT-PCR检测,IT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8,IFN-γ和T-bet的表达明显升高;IL-4和GATA-3的表达明显降低,IL-18BP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3)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IL-18,IFN-γ和T-bet含量明显降低,IL-18BP含量明显升高。结论:(1)证实了IL-18,IL-18BP参与了ITP发病;(2)大剂量地塞米松能够促进IL-18BP的生成,拮抗IL-18的作用而缓解ITP的发病;(3)应用外源性IL-18BP干预IL-18的作用可能成为ITP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第二部分IL-18BP对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干预机制探讨目的:研究外源性IL-18BP对ITP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IL-4,IL-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IL-18BP在ITP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1)收集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2月10例初诊ITP急性期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2)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取不同浓度的IL-18BP与PBMCs细胞共同培养48h;(3)采用ELISA和RT-PCR的方法检测IFN-γ,IL-4,IL-10,IL-2及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4)CCK-8法检测IL-18BP作用后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5)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L-18BP作用后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1)IL-18BP明显抑制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BMCs中IFN-γ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1),与对照组相比,ITP组抑制更为明显(P<0.01);同时IL-18BP能促进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BMCs中IL-10的表达;(2)IL-18BP对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没有影响(P>0.05);(3)AnnexinV-FITC-FCM分析见,ITP急性期PBMCs加入IL-18BP后凋亡细胞增加,而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IL-18/IL-18BP在ITP的免疫紊乱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外源性IL-18BP能够抑制ITP患者体外PBMCs中IFN-γ的表达,促进IL-10的生成;还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凋亡对ITP免疫失调起调节作用。也提示我们通过增加IL-18BP含量拮抗IL-18产生和活性可能是ITP治疗的一个策略和方向。第三部分IL-18/IL-18BP及Tim-3在ITP患者脾脏的表达目的:探讨ITP患者脾脏IL-18,IL-18BP,IFN-γ,IL-4,Tim-3及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分析IL-18,IL-18BP,Tim-3在ITP患者中Th1类细胞优势应答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2月ITP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脾切除标本12例;同时另选2001年1月—2008年12月因创伤性脾破裂而手术切除的正常脾标本10例作对照研究;(2)采用免疫组化检测ITP及对照组脾脏IL-18,IL-18BP,Tim-3的表达;(3)采用免疫荧光检测ITP及对照组脾脏IL-18,IL-18BP,Tim-3的表达;(4)从脾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含PHA 10μg/mL,10%FCS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收集细胞悬液及PBMCs备用;(5)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IFN-γ,IL-4,IL-18及IL-18BP蛋白的表达;(6)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IFN-γ,IL-4,IL-18及IL-18BP及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L-18及IL-18BP在ITP患者脾脏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im-3在ITP患者脾脏中的表达和阳性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脾PBMCs培养48小时后,ITP患者IL-18和IFN-γ的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IL-18BP含量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646);IL-4低于检测限;(3)RT-PCR检测脾PBMCs中细胞因子mRNA结果显示ITP患者IL-18的表达是正常对照的3倍,IL-18BP的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Th1细胞因子IFN-γ及转录T-bet表达升高,而Th2细胞因子IL-4和转录因子GATA-3的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PBMCs在PHA的刺激下培养48h后ITP患者IL-18和IFN-γ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结论:(1)ITP患者脾脏中存在Th1/Th2细胞因子极化;(2)ITP患者脾脏中Tim-3-Gal-9通路失衡,可能参与ITP的发病;(3)ITP患者脾脏CD4+T细胞分化紊乱,分泌Thl细胞因子(IL-18,IFN-γ)能力异常升高。
其他文献
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达形式区别于其他如电影、小说、音乐等艺术形式,具备更广泛的互动性,也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潜能。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子游戏还具备除人物、故事情
中古时期的中西方世界,一位6世纪的中国父亲与一位9世纪的法国母亲分别在其所处时代写出了倾注个人情感和风格迥异的家训著作,即颜之推《颜氏家训》与多达《致吾儿书》。这两
世界人类学第9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影视人类学的决议》,影视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越发受到重视。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等一部分经典纪录片也被一些
在全球化的今天,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中国也面临着转型期的社会结构风险,而政治方面公务员的道德风险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形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给我国经
太阳能以其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安全洁净等优点,正逐渐成为人类理想的新一代可再生能源。而光伏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式之一。随着大规模光
伴随着信息安全事件的频发,当前大众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关注应用逐步转变到同时关注安全与应用。国家标准对各级系统的安全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的系统建设与运维实施过
通过水溶液聚合,选择浓度为65%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合成了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视动画对孩子身体健康、语言发展、智力发展、行为习惯形成、心理素质提高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帮助家长和幼教怎样选择适宜的动画片,帮助家长和幼教怎样
目的:探讨生姜油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关节液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小鼠右后足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姜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蟹上桌百味淡”的说法,螃蟹以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其中青蟹、梭子蟹和河蟹是人们在生活中较爱食用的三种蟹,但由于受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