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是呼吸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连续多年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的前列,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速度飞快,故肺癌也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是对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到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0例,采用QLQ-C30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30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完成2次问卷调查且数据完整者为200例。将这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特征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同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结果:1、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水平分值在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有无贫血、有无离子紊乱各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肺癌患者化疗前后EORTC-QLQ-C30各领域得分,化疗3周期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较化疗前分值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分值较化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影响因素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抑郁分值在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有无贫血、有无离子紊乱各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抑郁的变化:化疗前抑郁者92例,占总数的46%。化疗3周期后抑郁者126例,占总数的63%。化疗后合并抑郁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P<0.05)。且化疗前后患者的抑郁分值变高(P<0.05)。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有无贫血、有无离子紊乱等水平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总生活质量有所下降。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逐渐变差,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等症状加重。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有无贫血、有无离子紊乱等各水平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抑郁情绪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且程度加重。肺癌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的评分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