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种金属的瞬时液相扩散焊接在工业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Al与Cu、Ti和Ni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较大,所以连接比较困难,采用熔化焊、钎焊等传统焊接,很难得到满意性能的接头,液相扩散焊接是连接Al/Cu、Al/Ti和Al/Ni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采用“铆钉法”制作Al/Cu、Al/Ti和Al/Ni液固扩散偶,分析了相界面发生的扩散溶解行为。二组元在一定的热处理温度、时间下,会发生扩散溶解,并在相界面形成扩散溶解层,扩散溶解层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连接接头的性能。因此,研究相界面扩散溶解层的结构、析出、长大规律以及形成机理成为瞬时液相扩散焊接的重要内容。实验研究表明,扩散溶解层的厚度和层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厚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温度、时间)下,得到的扩散溶解层的显微硬度不同;并且在一定的热处理温度下,二元金属体系扩散溶解层中的各个相层按顺序析出,结果表明:Al/Cu液固扩散偶在700℃、保温10min时扩散溶解层中生成了Cu4Al3、Cu3Al2、Cu5Al3、Cu3Al四种金属间化合物,Al/Ni液固扩散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扩散层中生成了两种金属间化合物,分别为Ni2Al3、NiAl3,Al/Ti液固扩散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扩散层中只生成了TiAl3;同时,论文结合实验现象和Miedema模型分析了各个相层的析出顺序。由于异种金属连接往往得到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弱化了接头性能,因此,研究这些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本文称之为扩散溶解层)的形成和长大机理,对于改善接头性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