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形成机制是经济学的经典话题。将劳动力的异质性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C-P模型,为我们考察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本文提出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框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改变了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影响了地区的市场潜力和地方政府保护的程度,进而导致地区间工资收入的不平衡。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两个问题:第一,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设,在异质性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引入市场潜力和地方政府保护因素,从这一视角来探讨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第二,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理论层面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供了市场潜力和地方政府保护两条分析路径,来描述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理。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的C-P模型,建立了与理论分析相对应的数理模型并予以解释。在模型建构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仿真技术对数理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展现高、低技能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变动趋势。在实证层面上,本文利用2002-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体现劳动力流动结果的高、低技能劳动力集聚度指标,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显示:第一,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改变了Ⅰ劳动力的地区结构效应,使得高、低技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分布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影响市场潜力和地方政府的保护程度作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地区收入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水平的递增关系和低技能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水平的递减关系越来越明显。第二,中国地区工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作用,相邻省域之间存在工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仍将受益于异质性劳动力的大量流入,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所形成的中心-外围经济格局仍将长期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论一致认为,两类劳动力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有利。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构建,需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形成公平的劳动力竞争机制,同时加快实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
其他文献
CA-50是一种缺少岩藻糖残基碳水化合物部分的糖蛋白。为一种广谱的肿瘤相关抗原。CEA对判断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CA-242对观察消化道肿瘤的预后上有重要的临床
文献报告[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促纤维因子之一。脂联素(APN)具有调节葡萄糖运转,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2]。尿白蛋白(UAlb)为诊断肾功能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3]。本文
<正>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了世界,劳动是美的源泉。劳动的重要性是不容辩驳的,"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小学生的劳
当今社会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由于机器人不仅可以在人类不能到达的环境下完成指定的工作,还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需要长期反复的枯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个研发单位和企业的重视。
肺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易误认为良性疾病,若处理不当,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尽早鉴别血清和胸腔积液的性质变化,甚为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血清和胸腔积液中TSGF、CY
目的:人停滞缺陷蛋白1(human arrest defective1, hARD1)是一种N-乙酰基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 NAT),发挥蛋白质N-a-乙酰基催化功能;hARD1在人类某些肿瘤及其他疾病研究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92例RA患者(稳定期53例,活动期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