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延伸,“互联网+教育”已然成为教育行业新的突破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在小学阶段未接受过空间思维能力训练,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低。本文试图探讨运用微课手段提高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分析。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对微课提高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进行研究。1.微课的主要特点、分类、理论基础和资源来源。按照微课的定义,主要分析了微课教学时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联系等四个方面的特点。按照微课使用目的和时间进行了分类,从特点和分类上,讲明了微课的优势和长处。阐述了微课的理论基础,并历数了当下微课的主要资源来源。2.初中学生空间思维障碍与成因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的固有特点、初中学生所使用的湘教版地理教材和地理教师执教能力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初中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障碍的主要原因。3.微课手段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成长障碍的主要原因,从提升初中学生空间定位、空间定向和空间想象能力三个方面说明微课手段在培养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具体策略,分析微课在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中的积极作用。4.微课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案例研究。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基于教材情况,结合微课手段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从空间定向、定位和想象能力三个具体方面,探讨三个利用微课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实践案例,分析实际教学中使用微课手段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操作性。5.微课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性评价。利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等方式,对微课提升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进行有效性评价。6.研究结论与不足。总结研究过程和结论,分析研究过程中对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