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了约60%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中国中小企业可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创造的价值是完全不对等的。中小企业从正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十分困难,中国地下钱庄高度活跃就印证了这一事实。因此,本文计划研究如何健全和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本文大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和企业相关融资理论,并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理论解释;第二大部分主要是研究美国、日本、台湾、南非以及孟加拉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希望挖掘出能为我国所用的宝贵经验;第三大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行内外部原因分析;第四大部分在前面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健全和规范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具体建议。在完善政府责任方面,政府应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立法,加大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措施,组建高规格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发挥更大的金融服务作用,加大金融监管。在完善间接融资渠道方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应当鼓励发展更多的中小银行,建立和完善银行、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合作体系,形成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民营和互助担保机构为辅的担保体系,以及组建国家和省级双保险再担保体系,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和征信系统,鼓励和发展多元化的间接融资渠道,例如金融租赁公司、典当行。在完善直接融资渠道方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应当重点发展创业板市场、场外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和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在创业板市场方面,应当完善发行制度,加大超募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延长解禁期限,防止高管辞职套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制度以及投资者申诉制度等;在场外市场建设方面,应当尽快建成全国性、规范化、统一监管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取消股份制企业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的法律限制,为引进多元化投资者铺路,完善场外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转板制度,方便场外市场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退市,完善场外市场退出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在风险投资方面,应当完善风险投资立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加技术产品化投入,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加大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作为发起资金、民间资本为主的风险投资基金;在债券市场方面,应当重点发展中小企业联合发债业务,总结和完善联合发债实施细则,加大政府协调力度,以及适时可以尝试推行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最后,本文建议中小企业应当努力提高财务透明度和经营管理能力,从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