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坊—永平地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处于扬子板块、华夏板块碰撞带的萍乡—广丰深大断裂南侧,是江西省铜、铅、锌、银矿富集区之一。该区的地质矿产勘查及研究工作一直为中外地质学家和矿业勘查家所重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陈坊—永平地区及外围先后发现勘查了永平、铁砂街、冷水坑等一批大、中型铜铅锌银矿床,为铜铅锌银矿勘查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全文从成矿预测与找矿勘查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与研究、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测试,特别是利用正在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即皖赣相邻地区矿产资源评价“江西怀玉山—北武夷铜多金属矿评价”、“江西省铅山县陈坊地区铜多金属矿普查”等项目为基础,对陈坊—永平地区铜铅锌银的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阐述。 全文综述了陈坊—永平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活动),及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和遥感影像特征,认为该区中新元古代地层与福建省的主要含矿层位马面山群可以类比,在晚古生代(晚石炭世)发生过火山活动。重点剖析了永平、铁砂街、冷水坑、长寿源和下湖等5个以铜铅锌银为主的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了控矿致矿地质因素,及各类矿床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阐述了区内存在五套含矿建造,即蓟县系铁砂街岩组—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含矿建造、蓟县—青白口系周潭岩组—泥砂质复理石夹火山岩含矿建造、震旦系—寒武系泥砂质含碳夹硅铁、碳酸盐岩含矿建造、石炭系—二叠系含火山岩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含矿建造与侏罗系中、下统河湖相碎屑岩建造—上统陆相火山岩含矿建造;萍乡—广丰深大断裂是区内一级控矿构造,信江裂陷槽和北武夷隆起内的火山盆地、推覆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与构造破碎带控制矿田、矿床的定位,接触带构造、层间构造、爆发角砾岩筒构造和断裂、裂隙带等控制矿体产出。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晋宁期海底火山喷发细碧—角斑岩、加里东期花岗质侵入岩、华力西—印支期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与成矿关系密切,燕山期是区内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及火山岩广泛发育,构成区内北武夷复式花岗岩基的葛仙山岩体、刁桥岩体,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全文在系统总结了陈坊—永平地区铜铅锌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地层,铅锌银铜矿床主要产于中生代地层,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分为沉积—火山喷流热液叠改成矿系列、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成矿系列,又进一步分为5类成矿亚系列、11种矿床成因类型。提出铜多金属矿床以海底火山喷流一热水沉积矿床系列(如永平、铁砂街)最重要;铅锌银铜矿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