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反制手段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权益是我国海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权益维护是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要求。声索国遵从务实主义精神,通过国家行为借助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不断窃取我国在南海的主张权益,形成了集军事、外交、法律、经济等多元手段,对我国南海权益实施岛礁占领、海域分割、资源掠夺。尽管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等就南海争议处理的相关共识,但是,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仍蠢蠢欲动,肆意攫取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越南、菲律宾等国利用国际平台寻求声援,引进美日等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也意欲使得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以更好从中得利。新时期,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再次为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制造了不小的压力。如何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形势,提升我国在南海问题处理的制海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探寻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所使用的安全防卫手段,分析发现操作上的不足,提升总体海洋安全权益保障水平十分必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背景下,该研究结合海洋权益、海洋安全理论,对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反制手段特别是冷战后的情况展开讨论。从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普适性理论出发,该研究探讨了南海权益与安全的特殊性问题,紧接着指出南海问题面临的安全环境。该研究在我国南海权益受侵犯部分,对声索国的侵犯动因、行为特征做出分析,接着整理了具体的侵犯手段,从而揭示了他们侵犯我国南海权益的图谋;然后,展开对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安全的反制行为研究,梳理出了具体的反制手段,包括外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工程手段、军事手段;最后,围绕具体反制手段进行分析,分析了我国政府维护南海权益反制手段的阶段性、内在机理、非充分性等方面内容,并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指出要树立海洋强国意识的时代观念、完善海洋权益维护的安全法制、增强海上安全行政的综治能力、强化海上安全保障的护卫力量、贡献国际海洋发展的中国智慧等五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保障体系,提升我国政府维护海上权益和海上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方法。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发散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培
编号是枪械唯一的身份号码,枪械编号的数字识别有利于实现枪械的信息化管理和保障。论文将模板匹配法应用到枪械编号识别中,包括图像预处理、字符分割、归一化和字符识别等环节。根据枪械编号的特点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实现分割字符,通过计算字符图像与模板图像的互相关函数得到号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在簇首选择时考虑到节点的剩余能量,确定节点的实际通信半径,成簇时采用预测机制,簇间采用蚁群算法构建多跳路由
综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来源及类型、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及育性恢复机制、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的研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