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客观有效地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也日益成为政府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广东省的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也是广东省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广东省制造业总体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初步培养,但是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等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加上来自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和产业升级转型的要求,加强壮大技术创新能力对广东制造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珠三角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出发,建立度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且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剖析珠三角9个城市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制造业今后的技术创新战略提出建议。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立足R&D投入产出的分析思路,参考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设置,从珠三角各市的统计数据特点出发,选取了创新的资源投入、创新的产业环境、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创新的产出能力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
研究结论表明,珠三角9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深圳和广州,第二层次是佛山、江门、珠海和惠州,第三个层次是东莞、中山和肇庆。总体来看,广东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比较活跃,但全省技术创新活动仍在低位运行,处于自主创新的起步阶段。因此,企业和政府有必要共同努力,加大产业研究与开发力度,改善创新环境,制定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