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某电力企业员工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抑郁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和抑郁的关联性,为采取有效的职业紧张干预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缓解员工职业紧张,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问卷、修订的工作内容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以及抑郁问卷,对某电力企业的339名员工进行调查。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α为0.05(双侧)。结果326名员工完整填写工作内容问卷的员工中,高职业紧张者占60.4%,低职业紧张者占39.6%。336名员工完整填写工作倦怠问卷,工作倦怠3个维度情感耗竭得分为29.28±5.89,人格解体得分为15.76±3.96,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为20.87±5.88;高情感耗竭、高人格解体、高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分别占27.7%、23.6%、26.5%。321名员工完整填写抑郁问卷的员工的抑郁症状阳性率为64.8%。工作单调、缓解工作压力的能力、轮班、工作环境安全情况、月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每天工作时间、教育水平、工作强度、岗位等因素进入工作自主、工作需求、社会支持、工作需求和工作自主比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工作环境安全者、缓解工作能力强者、月收入较高者、身体健康良好者的工作自主水平较高;工作单调者、轮班人员的工作自水平较低;每天工作10-12小时、大本及以上、工作强度大者的工作需求水平较高;发电部和设备部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不安全、大本及以上、每天工作8-10小时、轮班人员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自主的比值较高。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缓解工作压力的能力、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工作环境安全情况、工作强度、对劳动条件满意情况、岗位等因素进入工作倦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面对工作压力态度悲观、工作强度大、对劳动条件不满意人员的情感耗竭水平较高;已婚人员的情感耗竭水平较低;年龄有助于减轻人格解体水平;面对工作压力态度悲观者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较高;身体健康良好者的个人成就感水平较高。教育水平、工作单调、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身体健康状况、业余爱好、缓解工作压力的能力等因素进入抑郁症状的Logistic回归方程。身体健康和有业余爱好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工作单调、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悲观、缓解工作压力的能力弱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工作自主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工作需求与情感耗竭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工作自主和抑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是抑郁的保护因素。工作倦怠与抑郁呈正相关。结论该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单调居多,员工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和抑郁水平较高。影响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职业因素;影响抑郁的因素除个体因素、职业因素外,还有行为因素和社会因素。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和抑郁相互关联。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企业员工帮助计划,提高员工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技巧,降低员工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和抑郁水平,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推动企业的长期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