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崩岗是指山坡土石体在水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受破坏而崩塌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在我国南方降雨比较多的山区、丘陵地带由崩岗侵蚀产生的水土流失严重危害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规模实施,对崩岗侵蚀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江西省于都县的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降雨条件下坡面崩岗侵蚀机理及影响因素,根据赣南花岗岩残积土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土体状态,确定选取降雨强度、前期土壤含水率、坡面土层厚度三个影响因素来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崩岗侵蚀。(2)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包括主体水槽、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数据采集三大系统的模型装置,该模型可以在室内模拟降雨条件复合土坡雨水入渗及坡面崩岗侵蚀过程和形态演化。(3)通过降雨强度分别为100mm/h、125mm/h、150mm/h的三组试验得出:花岗岩残积土在复合坡面上的侵蚀破坏大致表现为降雨-溅蚀-片蚀-细沟侵蚀-冲沟侵蚀的崩岗过程。不同的降雨强度试验下坡面破坏形态有所差异,在100mm/h和125mm/h雨强的试验过程中坡面表现为块体崩岗破坏,在150mm/h的雨强下表现为冲沟破坏。(4)通过初始土体含水率分别为7%、11%、15%的试验得出:前期土壤含水量会影响降雨过程中入渗和径流的分配,前期含水量越大,导致土体自重增大,使土体的强度弱化,从而影响了崩岗破坏的发生时间及位置。(5)通过剖面土层厚度分别为200mm、300mm、400mm的试验得出:土层厚度越大,对水的吸收能力大入渗作用明显,达到饱和需要的时间更长,产生的破坏越严重。(6)借助COMSOL有限元软件模拟了100mm/h降雨强度下土体的入渗过程,选取坡上、坡中、坡脚三个截面的含水率的模拟数据,得出坡脚的含水率增加的最快,其次是坡中,最慢是坡上位置,这个结果同试验过程中监测到的润湿峰下降过程相符合,模拟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