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N未端激活区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的各种功能。在细胞质中,肌动蛋白微丝参与细胞变形运动、肌肉收缩、胞质分裂,形态维持等。肌动蛋白也普遍存在于细胞核中,它在细胞核中的作用已经获得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研究表明,肌动蛋白能参与染色质改构,基因转录调控,RNA的加工与运输以及DNA损伤修复和有丝分裂等。肌动蛋白通常以聚合态F-Acfin,寡聚体及单体G-Actin形式存在,F-Actin存在于细胞质中,G-Actin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F-Actin和G-Actin可以相互转换。  P53是一种抑癌基因,也是一种高效的转录因子,P53可以被表观修饰,如磷酸化和乙酰化等,15位点丝氨酸、18位点苏氨酸和20位点丝氨酸就是重要磷酸化位点,并能在P53与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时起作用,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正常细胞中,P53处于低表达状态,但在肿瘤细胞或DNA损伤细胞中,P53被活化,入核参与细胞周期抑制,基因转录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生理过程。在肿瘤细胞中,P53大多是发生突变的。不同结构的肌动蛋白能否在肿瘤细胞中参与突变的P53介导的生理过程目前还不清楚。  本文主要讨论了正常状态下,在P53缺陷细胞P53(-/-)中,肌动蛋白是否能与P53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肌动蛋白能在P53缺陷细胞PC3(P53-/-)中,与P53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在15、18和20这三个位点氨基酸共同突变成丙氨酸后消失了。用抑制肌动蛋白解聚的药物jasplakinolide和抑制肌动蛋白聚合的药物细胞松弛素D处理转染了P53及其系列突变体质粒的PC3(P53-/-)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探讨了P53及其系列突变体蛋白与肌动蛋白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P53及S15A,T18A,S20A单位点突变不能影响P53与F-Actin肌动蛋白的结合,但转录激活区前1-41个氨基酸缺失及15,18,20三个位点全突变的P53也能与F-Actin结合,P53及S15A,T18A,S20A单位点突变体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前1-41个氨基酸缺失及15,18,20三个位点全突变的P53则不能与G-Actin结合。这些结果表明3位点全突变的P53能够影响P53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阅读是“新语文”在学习方式上的重要理念,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有些课堂上的自主阅读,似乎有点“放任”,成了学生自己阅读、自由阅读、教师成了组织者、旁听者,因此,小语课堂要加强引导,走出自主阅读的误区,提高自主阅读的实效性。  【关键词】自主阅读;引导;实效性;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是“新语文”在学习方式上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呼吸.“平等、合作、流畅、丰富”的主旋律,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