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分别采用加减通窍活血汤和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观察两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上的差异,探讨两者作用机理,为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的治疗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为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针刺组32例,西药组32例。中药组给予加减通窍活血汤口服;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西药组给予西比灵口服。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疗前、疗一、疗二、疗三、随访时头痛、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变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头痛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86.67%、8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愈率分别为38.71%、33.33%、26.76%,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0.00%、73.33%。中药组与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愈率分别为38.71%、33.33%、10.00%,中药组、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针刺组优于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三组患者治疗头痛情况:疗一:三组患者头痛均有明显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疗二: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三:中药组、针刺组与西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疼痛积分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得:在经行头痛发作初期,针刺的治疗效果显著,疼痛可立即得到缓解,其疗效与西药持平;待三个疗程结束,中药组、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5.三组患者的血液粘度200(1/S)、粘度30(1/S)、粘度3(1/S)、血浆粘度(Mpa.s)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中药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四项指标比较,中药组和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和针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3个月后随访,中药组、针刺组、西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34%、37.04%、61.54%。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针刺组、西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药组与针刺组在改善经行头痛方面,对本病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优于西药组。2.中药组在改善经行头痛中医证候、复发率方面比针刺组更具优势。3.中药组加减通窍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持久、复发率低,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