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刘喜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586例病例资料,总结刘喜明教授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1.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喜明教授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病例;2.运用Epidata3.1软件,建立电子数据库,应用SPSS 16.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挖掘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情况:男295例,女291例,男女比例为1.01:1;平均年龄54.44±8.12岁,年龄分布主要集中41~70岁之间;平均病程为8.83±2.09年,31.06%合并高血压,21.84%合并血脂异;16.72%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0.07%并发糖尿病肾病,8.53%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处方药味剂量特点:每张处方平均药味8.64±1.21味,平均剂量126.34±24.19g。3.T2DM用药频率分析: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药物依次是丹参、麦冬、姜半夏、黄连、炒枳实、地龙、川牛膝、蒲公英、土鳖虫。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频率分析:以活血药与通络药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依次为地龙、土鳖虫、姜半夏、丹参、川牛膝、桑枝、橘络、麦冬、片姜黄。5.糖尿病肾病用药频率分析:以益气药、养阴药、活血药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药依次为丹参、生黄芪、麦冬、玉竹、穿山龙、川牛膝、土鳖虫、地龙、北沙参。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频率分析:以养阴药、清热药、活血药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依次为丹参、麦冬、菊花、黄连、地龙、女贞子、白芍、蒲公英、山药。7.常用药物分类:常用药有清热药、化痰药、通络药、养阴药、活血药、补气药六大类。8.常用药物配伍相关性分析:常见配伍有清热药与化痰药、益气药与养阴药、活血药与通络药、活血药与养阴药。黄芪与麦冬、玉竹、北沙参配伍,置信度分别52.7%、36.5%、30.0%;黄连常与姜半夏、炒枳实、全瓜蒌、僵蚕、竹茹配伍,置信度分别为52.40%、49.40%、34.30%、22.70%、21.90%;丹参常与土鳖虫、地龙配伍,置信度分别为21.4%、21.1%。结论:1.T2DM男女发病率相当,男女之比为1.01:1;平均年龄54.44±8.12岁,41~70岁最多;平均病程为8.83±2.09年。2.处方特点:每张处方平均药味8.64±1.21味,平均剂量126.34±24.19g。处方药味少,剂量轻。3.586例T2DM用药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以活血通络药为主。5.糖尿病肾病用药以益气养阴及活血药为主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以养阴清热药及活血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