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明教授治疗586例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分析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刘喜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586例病例资料,总结刘喜明教授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1.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喜明教授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病例;2.运用Epidata3.1软件,建立电子数据库,应用SPSS 16.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挖掘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情况:男295例,女291例,男女比例为1.01:1;平均年龄54.44±8.12岁,年龄分布主要集中41~70岁之间;平均病程为8.83±2.09年,31.06%合并高血压,21.84%合并血脂异;16.72%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0.07%并发糖尿病肾病,8.53%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处方药味剂量特点:每张处方平均药味8.64±1.21味,平均剂量126.34±24.19g。3.T2DM用药频率分析: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药物依次是丹参、麦冬、姜半夏、黄连、炒枳实、地龙、川牛膝、蒲公英、土鳖虫。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频率分析:以活血药与通络药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依次为地龙、土鳖虫、姜半夏、丹参、川牛膝、桑枝、橘络、麦冬、片姜黄。5.糖尿病肾病用药频率分析:以益气药、养阴药、活血药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药依次为丹参、生黄芪、麦冬、玉竹、穿山龙、川牛膝、土鳖虫、地龙、北沙参。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频率分析:以养阴药、清热药、活血药为主,使用频率前9味依次为丹参、麦冬、菊花、黄连、地龙、女贞子、白芍、蒲公英、山药。7.常用药物分类:常用药有清热药、化痰药、通络药、养阴药、活血药、补气药六大类。8.常用药物配伍相关性分析:常见配伍有清热药与化痰药、益气药与养阴药、活血药与通络药、活血药与养阴药。黄芪与麦冬、玉竹、北沙参配伍,置信度分别52.7%、36.5%、30.0%;黄连常与姜半夏、炒枳实、全瓜蒌、僵蚕、竹茹配伍,置信度分别为52.40%、49.40%、34.30%、22.70%、21.90%;丹参常与土鳖虫、地龙配伍,置信度分别为21.4%、21.1%。结论:1.T2DM男女发病率相当,男女之比为1.01:1;平均年龄54.44±8.12岁,41~70岁最多;平均病程为8.83±2.09年。2.处方特点:每张处方平均药味8.64±1.21味,平均剂量126.34±24.19g。处方药味少,剂量轻。3.586例T2DM用药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以活血通络药为主。5.糖尿病肾病用药以益气养阴及活血药为主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以养阴清热药及活血药为主。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必须关注城市的健康发展,才能依靠我们赖以生活的城市。全球化日益严重,使得我们的城市面貌雷同。越来越多的城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发展的背后有着对于
本文拟从功能对等的视角,探讨计算机英语翻译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作者认为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应当在具备足够学科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源语文本,合理地运用功能对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痰湿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与单纯穴位埋线是否存在差异,初步探寻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后期的更好治疗
<正> 在改革的今天,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在开放搞活。在秘书界,也有必要为秘书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秘书工作的宽松环境就是以充分发挥秘书工作的效能为目的,以调动
目的:旨在观察火针配合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证型病找到一个更为合适且有效的治疗新方法。方法:纳入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目的:应用数字挖掘技术分析姜老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病历的症状及中药,总结姜老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方法:收集姜老师诊治的乳腺癌术后病历,将符合要求的病历共31例,123
通过对珠海地区相关市政基坑建设情况分析,总结了目前该地区市政基坑工程现状,并基于业主视角,从成本管理角度对市政基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本地
传统图像压缩技术受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限制,对存储空间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求高,且硬件实现困难。而压缩感知理论突破了传统采样定理的瓶颈,允许同时采样和压缩数据,可弥补图像压缩技
[研究目的]:本文所进行的临床研究是武汉市科技课题—“NF-k 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茵芩清肝汤加减的作用机制(基金编号WZ15C05)”的分支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固溶温度对Al-Cu-Mg-Mn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5~535℃范围内,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合金中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