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土地征收所引起社会冲突日趋严峻,已成为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众多学者从公共利益界定,补偿标准,征地程序和征地冲突等不同的角度对土地征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土地征收是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合法途径,其征收实施的过程必然伴随一系列的地域结构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将重点研究土地征收在地域空间上呈现出的结构规律特征。研究分为三大部分。在土地征收地域结构模型构建阶段,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之后根据土地征收地域结构形成的驱动因素,利用地域作用力理论的思想对土地征收的地域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模型及概念,之后依据模型特征提出了用地成本“W”曲线以及征地数量“M”曲线规律;在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阶段,文章首先对武汉市土地征收程序进行了充分研究学习,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之后根据前文提出的理论和结构模型的特征规律,在聚类分析和理论验证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进行成图分析,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出了武汉市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分布图;文章最后根据理论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结论,结合实际对土地征收地域结构中的城市中心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农村地区的土地征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土地征收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由于作用力影响范围的不一致,土地征收在城市和周边农村地区就形成了单纯的城市影响区域——城市中心,城乡共同影响区域——城乡结合部和单纯农村影响区域——偏远农村地区的地域三元结构。三元地域结构中各区域用地综合成本符合“W”曲线规律和征地数量“M”曲线特征。土地征收的主要发生区域集中在城乡结合部,该区域也是征地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土地征收问题的解决须充分利用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特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城乡统筹推进。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研究是地域结构理论在土地征收问题上的一次应用拓展,是土地征收问题由定性研究转入定量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根据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特征,从结构的角度,系统提出城市中心,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农村地区土地征收管理措施和办法,有利于有效推动土地征收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