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社区教育的驱动力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指出全球正在迈向学习型社会,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已将终身教育规划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并于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经研究表明,发展社区教育是推进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社会载体。正因如此,社区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社区为目标的社区教育发展也将迈入新的阶段。社区教育受到重视的深层原因是其所具有的功能:它能改变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隔离的状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它能弥补正规化、制度化教育层层筛选、淘汰机制的弊端,实现全民教育、民主教育的目标;它也是提高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还社会与民的途径;在我国社区特殊历史背景下,研究社区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笔者通过对福屿社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社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却未被开发利用;社区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落于口号,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社区教育的内在要求与社区功能萎缩的矛盾所致。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具有“以全社区成员为教育对象,其教育设施和场地来自社区内各单位,其师资力量依靠社区义工”的特点,因此社区教育对社区氛围、社区参与和社区成员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曾经是资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社会,即大政府小社会,致使社区功能萎缩,常为三级政府的功能延伸,相应的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也未能健全。因此,笔者主张从新的视角,即从社区参与和社区意识的视角研究社区教育,认为社区参与是社区教育动力,因为,增强社区参与,可以增加社区成员对社区公共事务包括社区教育的关心,及参与和决策的机会;可以增加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社区意识;可以充分调动、协调和盘活社区教育资源,为稳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使用了观察法、原理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在搜集资料上则运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此后,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对回收资料进行分析,以发挥定性和定量研究各自的优势,力求客观准确地呈现调查结果。
其他文献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创新主体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高校与创新型城市之间的关系入手,
宁波曾有不少餐饮业"老字号"在消费者中享受较高美誉度。这几年这些"老字号"日渐式微。其根本原因在于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及运营机制的落后。本文在提出促进"老字号"可持续发
在中国大步迈入新30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阐述、强调,使得"新常态"成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在"政治新常态"视角下,对"改与不改"要辩证理解:在指导思想
"志愿失灵"是志愿组织在提供志愿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所产生的功能缺陷和效率困境,其生成机理是复杂的。就我国而言,政府制度供给视角下志愿失灵的原因有:缺乏完善的专
<正>引言《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巅峰之作,享有"现代经典"的美誉。它以16岁少年霍尔顿的口吻讲述了一段极为苦闷的成长心路——被学校开除后,他独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前些年一度出现的弱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倾
采用清洁燃料和使用新型动力系统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可同时改善车辆经济性和排放的两种重要手段,而二者的结合应用无疑潜力更为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承担了中国科技部同
本文将毕业生求职简历中的虚假信息归纳为"虚"与"假"两个方面,并站在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分析了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的原因及危害。
诺伯特·西尔,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与学习系统系教授,并领衔该系教学系统研究项目,同时,任德国弗莱堡大学学习与教学设计领域教授及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