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指出全球正在迈向学习型社会,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已将终身教育规划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并于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经研究表明,发展社区教育是推进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社会载体。正因如此,社区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社区为目标的社区教育发展也将迈入新的阶段。社区教育受到重视的深层原因是其所具有的功能:它能改变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隔离的状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它能弥补正规化、制度化教育层层筛选、淘汰机制的弊端,实现全民教育、民主教育的目标;它也是提高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还社会与民的途径;在我国社区特殊历史背景下,研究社区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笔者通过对福屿社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社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却未被开发利用;社区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落于口号,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社区教育的内在要求与社区功能萎缩的矛盾所致。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具有“以全社区成员为教育对象,其教育设施和场地来自社区内各单位,其师资力量依靠社区义工”的特点,因此社区教育对社区氛围、社区参与和社区成员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曾经是资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社会,即大政府小社会,致使社区功能萎缩,常为三级政府的功能延伸,相应的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也未能健全。因此,笔者主张从新的视角,即从社区参与和社区意识的视角研究社区教育,认为社区参与是社区教育动力,因为,增强社区参与,可以增加社区成员对社区公共事务包括社区教育的关心,及参与和决策的机会;可以增加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社区意识;可以充分调动、协调和盘活社区教育资源,为稳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使用了观察法、原理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在搜集资料上则运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此后,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对回收资料进行分析,以发挥定性和定量研究各自的优势,力求客观准确地呈现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