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的司法机关,法院在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独立行使国家司法管辖权的特殊司法工作者,法官职业道德水平与审判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与社会公平正义有关,从而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官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使法律不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还作用在社会生活中,用专业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维持事物之间的公平正义。正因法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其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比他们是否精通专业知识更严重。评价一个法官是不是优秀的法官,不能单一而论,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能够有效适用法律的人不一定是一名好法官,只有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都称得上优秀的人才是好法官的人选。因此,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基础。法官职业道德是法官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内涵是道德修复过程和法官在职业活动中达到的境界,这个过程包括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等相关内容。法官担任着适用法律和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舆论传播力量的发展、工作量增加等因素,法官职业道德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法官的自我修养水平与职业道德存在明显差异。对法官职业道德的研究具有高度的跨学科和政治性,为了解决法官职业道德问题,我们应该在多个角度和领域分配和拓展思想。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法官的职业道德,但是这些内容还有待完善。除此之外,我国法官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缺陷:首先,法院和法官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司法工作者,其独立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们赋予了司法独立的地位,但受古代“司法行政一家”思想的影响,法院和法官的独立性受到了许多行政机关的影响。其次,国家对法院和法官的管理偏行政化。特别是基层法官,他们的独立司法权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在法院体系里,许多权力都被集中在上层领导的手中。但法官们的地位本应该是平等的,因为法官都拥有对案件的管辖权。再次,对法官权力的监督和对其权益的保障还需进一步提高。不被监督的权力容易被滥用,没有得到各方面保障的法官容易腐败,为了预防法官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必须加强保障措施和监督措施。以上所述内容均表示我国的法官职业道德提升问题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反观内部建设,法官职业道德的教育制度和培训机制也没有做到完善,故而导致法官无法接受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在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中并没有把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优良做法,本文对如何提升我国法官职业道德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是加强法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为提升法官职业道德制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完善各项管理机制,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使法官深刻理解拥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具有相当大的神圣性,明白作为一个好法官的基础就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先了解法官职业道德的内涵,对其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再分析现状,总结成绩指出劣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是本文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