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郊庙歌辞是汉朝统治者祭祀天神地祗和歌颂祖宗功德的郊庙祭祀乐章,其中保存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和《郊祀歌》十九章。本文从文本解读、作者分析、时代背景探究等方面,分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对汉代郊庙歌辞的创制、体现出的政治意义及文学价值进行探究。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汉代郊庙歌辞的学术价值、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两方面,总结出当前本课题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肯定汉代郊庙歌辞的文学价值,同时,了解各代学者所共同关注的汉代郊庙歌辞的艺术功能及政治价值。正文以汉代祭祀礼乐制度的初创期及“大一统”社会背景下的君主祭祀礼乐制度建制期两个时期进行划分。第一章研究庙祀乐的代表《安世房中歌》。通过社会背景分析,总结祭祀礼乐建制的必要性及汉初祭祀礼乐建制过程,阐述祭祀礼乐建制在维护国家统治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文本分析,还原汉初的祭祀仪式,总结出其以“孝”、“德”为核心的思想内涵。分析声调及句式特点,得出《安世房中歌》属于“楚声”,其三言、七言句式结构对《楚辞》具有继承性。第二章研究郊祀乐的代表作《郊祀歌》的政治意义及在郊祀过程中体现出的艺术功能。汉武帝大一统帝国时期,礼乐祭祀活动更加频繁,祭祀礼制更为完善,君主意志在这个阶段的国家祭祀中居于主导地位。通过考察郊祀制度建立背景,大致梳理出《郊祀歌》创作时间、作者及文本列序原则。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在“大一统”的国家政治背景下,汉武帝“太一神”祭祀的政治意义及“游仙思想”所反映出的君主祭祀礼乐制度的建制结果。第三章总结汉代郊庙歌辞在礼乐建制方面的成就。祭祀礼乐作为礼制的核心内容,在维护政权合理性及思想伦理教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部分,对本文就汉代郊庙歌辞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