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同行天下治——荀子礼法思想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里程碑式人物,他忠于儒门,兼涉百家,独成荀学.荀学之内核——礼法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战国末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特别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氛围构成其礼法思想的现实基础;荀子在百家争鸣中确立的性恶论成为其礼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两个基础上,荀子构建了一个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礼法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性:"性伪之分"是"天人之分"唯物论在人性论中的延伸和运用;"隆礼重法"是人性改造论中"化性起伪"之术在政治、生活层面的具体展开.荀子从隆礼义、重法度、礼法关系、社会理想等方面进行阐发,从而再现了其礼法思想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他强调隆礼义,是因为礼义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作用;他强调重法度,是因为法度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约束作用,有利于礼义的践行,并且提出一系列立法原则和执法主张.同时,荀子十分注意礼法之间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大致表现在三个层面:礼中有法;礼法并重;礼尊法卑.荀子倡导隆礼义、重法度的根本动机在于实现"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可见,隆礼重法是手段、途径;社会理想是目的、归宿.荀子礼法思想博大精深,历来受到关注,但由于其自身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命运也因此而跌宕起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荀子礼法思想的影响相当深远,直接影响是对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影射.所以,反观荀子礼法思想体系本身深邃内涵及其发展历史,大有裨益,其中蕴藏着的丰富思想资源可以古为今用,返本开新,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资鉴.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探讨教育过程机会均等的涵义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过程机会均等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一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改变了我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经济和政治条件
中国摔跤发展几千年以来,曾经是皇室王候用以娱乐的项目或是训练士兵以至于在战场上取胜的法宝,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家实施奥运战略
NBA、CBA赛事运作的比较研究2008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使体育赛事的运作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学者的热门课题。职业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赛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