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商店名语言生态考察——以杭州、金华、义乌、横店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反映现实世界的生态关系,重视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语言与人、语言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是生态语言学的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要构建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社会,就必须重视语言生态,因为语言生态是落实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支点。  生态环境系统中,不同的因子对语言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商店名而言,功利心理促使人们尽可能地使用最精炼的形式达到最佳的信息传达目的,因此商店名在音节数量上主要以三、四、五、六音节为主,过短或过长都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消费者的识记。而羡美心理又决定商店名在语言使用上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店铺多采取双声叠韵和平仄相间的命名方式。历史的发展更迭促使商店名在词汇选择上紧跟时代步伐,不同行业的店名词汇各具特色。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店名在担负指引标识功能的同时,更表现出审美功能,语符元素的多种搭配方式使店名成为塑造城镇面貌中最活跃的成分。历史特色为店铺的命名提供了文化支撑,店名依托城镇独有的文化传统,从中汲取营养,使不同城镇的店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  不容乐观的是,一些商店名还存在书写不规范、洋化现象严重、雷同化现象严重、一味推崇金钱的不良价值取向等非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的语言生态和谐,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关部门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并从店名的外文使用、视觉审美、人文关怀、翻译美感等方面进行管理,使店名在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