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有机荧光分子光物理特性及其应用领域时,大部分的有机荧光材料在稀溶液时荧光强度很高,而当分子浓度较高或者聚集态时,分子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会急剧下降导致荧光猝灭(ACQ)现象。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机活性材料普遍处于聚集态,从而极大限制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聚集诱导发光(AIE)是与ACQ完全相反的现象,即有机活性物质在单分子形态或稀溶液时荧光很弱,在聚集程度较高时会发出强的荧光。它可以很好解决荧光材料在实际应用的ACQ难题,因此在有机固体发光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设计合成出了多种具有AIE特性的材料;其中,具有AIE效应的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因其发光性能出众,合成方法简便,应用途径广泛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主要以TPE为核心单元,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TPE聚合物和TPE小分子材料。第一部分:通过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将具有AIE特性的TPE单元引入到含铱配合物的聚合物主链中,得到一系列含TPE的磷光聚合物。通过改变聚合物中铱配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研究了磷光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和光物理性能。同时,通过研究磷光聚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发现聚合物兼有AIE和ACQ效应。第二部分:以苯并噻二唑和苯并硒二唑为电子受体单元,以三苯胺和TPE作为电子给体单元合成了四种含推拉电子结构(D-A)的化合物:TPE-BT-TPE、TPE-BTSe-TPE、TPA-BTSe-TPE和TPA-BTSe-TPE。研究了不同D-A结构对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能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由于存在分子内的能量转移和分子内旋转受限作用,化合物的荧光发光强度随聚集状态的增强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发光特性。第三部分:以TPE为给体单元,二苯并噻吩为受体单元,合成了化合物TPE-DBT-TPE,研究了其光物理、电化学特性和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将TPE-DBT-TPE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按一定比例溶解在干燥的DMF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TPE-DBT-TPE/PMMA复合纳米纤维,探究了纤维直径和不同TPE-DBT-TPE浓度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发光强、荧光量子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