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跨语言句法启动的实验范式,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同L2语言水平和不同动词类型条件下的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探讨双语者词汇和句法信息的表征及其发展。研究发现,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随着L2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L2词条节点和关联结点的联结随着学习的深入将得到加强。此外,翻译对等词能够产生附加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高L2语言水平条件下的附加启动效应大于低L2语言水平条件下的附加启动效应。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学习过程和句法输入的不一样,有些句法结构的表征更早趋向于成熟和稳固。类型观察性证据和实验研究都表明人们倾向于重复使用先前加工过的句法结构。“句法启动”实验的应用为研究者探索人类语言加工的机制提供了一个窗口,它将有助于人们研究抽象的语言表征。虽然有关双语者语义表征、词汇表征和语音表征的研究很多,关于单语者句法加工的研究也不少,但是关于双语者句法表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研究将通过跨语言句法启动实验考察L2语言水平和动词类型对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的影响。我们相信,通过跨语言句法启动实验的结果,将可以进一步探索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双语者词汇和句法信息的表征及其发展。
论文第一章回顾了相关的研究。我们先回顾了人们重复使用句法结构的证据。自Bock于1986年首先发现句法启动效应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句法启动效应是受到句法结构的作用,而不是主题、语义、词汇或者韵律等因素导致的。接着,我们介绍了句法启动的实验范式。之后,介绍了句法启动的研究历史。起初,句法启动只用于单语者的研究,后来,扩展到跨语言的研究。在语言内和语言间句法启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有关词汇和句法表征的模型。这些模型认为句子框架的建构是由词汇驱动的,即与词汇表征相联结的句法信息管辖句子框架的建构。Hartsuiker等人(2004)的研究又进行扩展,认为双语者两种语言共享一个词条层。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L2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L2将越快越容易被通达,因为语言表征中的相关联结得到了加强。
在我国,李荣宝(2006)和严春容(2006)探索了不同L2语言水平条件下的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但是,两者的实验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李荣宝(2006)通过翻译研究,认为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只存在于低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而不存在于高水平的学习者。相反,严春容(2006)却发现高L2语言水平条件下的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大于低L2语言水平条件下的启动效应。本研究将继续考察不同L2语言水平条件下的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与前两个研究不同的是,我们将同时考察词汇因素的影响。之前的研究表明,句法启动效应会受到实义词的影响。Schoonbaert等人(2007)的研究更足证明了翻译对等词对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有促进作用。基于相关的文献研究,我们提出了本研究的假设:L2语言水平和动词类型将影响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
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包括被试的选择、材料的设计及数据的分析等。实验分两大块:与格句的启动实验和主动句、被动句的启动实验。被试共120名,60名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另60名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30名高年级学生和30名低年级学生参加与格句的启动实验,另一半学生参加主动句、被动句的启动实验。实验1包含20张目标图片,图片的动作可以用介宾与格句或者双宾与格句进行描述:实验2也包含20张目标图片,图片的动作则可以用主动句或者被动句进行描述。被试首先应大声朗读汉语启动句以及位于目标图片下方的汉语动词,然后用英语描述目标图片的动作。每个被试单独进行实验,主试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录音并计算不同启动句条件下,与启动句句法结构相同的描述句的数量,实验数据采用主效应分析和简单效应检验。
第三章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我们发现:一、L2语言水平的主效应显著。随着L2语言水平的提高,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不断增强。原因在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L2词条节点与关联节点的联结将不断得到加强。言语产生和翻译中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随着L2语言水平的提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言语产生和翻译中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机制的不同所导致的。言语产生中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是由于关联结点的激活,而翻译中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则可能是由于“词汇匹配”所导致的,即在源句词汇线性激活的过程中,与其对应的每个跨语言词汇和句法节点被相应激活(李荣宝,2006)。
二、翻译对等词能够产生附加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翻译对等词能够激活概念,概念再进而激活目标词,而关联节点则已经由L1启动句激活,因此,翻译对等词能够产生附加的目标词和关联节点的联结。翻译对等词能够产生附加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而无关动词则没有产生附加的L1-L2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
三、在高L2语言水平条件下,翻译对等词能够产生更大的附加启动效应。我们认为Kroll和Stewart(1994)提出的修正层级模型应当被整合到Hartsuiker等人(2004)提出的模型,才能解释这一实验结果。随着学习的深入,L2词汇表征和概念的联结将得到加强,因而在高L2语言水平条件下,翻译对等词能导致目标词的更大激活,更好地加强目标词与关联节点之间的联结。
四、我们还发现,在主动句启动的情况下,L2语言水平和动词类型的主效应都不显著。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有些句法结构的表征因为学习过程和句法输入的不同可能更早趋于成熟和稳固。一旦表征成熟和稳固下来,词条节点和关联节点的联结将不会再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得到明显强化,但通达相关的句法节点的速度却快而稳定。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结果所揭示的关于双语者词汇和句法信息表征的理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