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再生水灌溉条件下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安全进行了研究。以龙口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达到一级B标准)为灌溉水源,采用4种不同的灌水水质进行试验,研究再生水应用于农业灌溉对地下水、土壤及作物产量指标、品质指标和毒理性指标的影响。进而验证了在一定条件下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1)通过野外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结合再生水原始本底重金属含量,确定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程度。对土壤层0-60cm分层取样,检测各层中重金属的含量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讨论不同灌溉定额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短期内(本试验为2年)的再生水灌溉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显著的影响。(2)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情况。根据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保证率P=50%,取净灌溉定额,得200m3/亩·年。设计试验时间为3年。根据年限确定每根柱子所需要的总水量7.2L。试验开始后,从土柱底部收集土柱过滤液。然后对每次收集的样品进行编号,封存。试验结束后,对样品滤液进行检测,通过对淋滤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来论证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短期内(本试验为2年)的再生水灌溉不会影响地下水的品质。(3)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灌溉定额水平、不同灌溉水质下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及玉米产量、冬小麦及玉米籽粒的品质、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对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对重金属元素在不同作物组织内的累积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短期内(本试验为2年)的再生水灌溉不会对作物的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在作物体内的累积情况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