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路实测和检修数据的构架疲劳可靠性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凭借着运量大、速度快、正点率高、节省土地等优点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最佳选择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地铁车辆运营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地铁车辆大多数采用焊接构架,以达到降低自重的目的,实现轻量化要求。但是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成为了结构失效的主要区域。如何在保证转向架运用安全的前提下,确定转向架构架合理的检修周期,亦是目前需要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以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通过线路实测试验获得构架关键部位的应力信号,对其疲劳可靠性进行研究,并为制定合理检修周期提供数据支撑。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制定了合理的某两种型号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动应力和振动测点布置方案,开展了转向架构架线路实测试验,得到了地铁车辆在线路上正常载客运行时,构架关键部位测点的动应力数据及振动加速度数据,为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评估提供数据支持。(2)利用雨流计数法编制了构架应力谱。结合S-N曲线和Miner法则,计算并得到了构架关键部位测点不同运行里程下的的等效应力。评估了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确定了构架应力水平较大位置。该项研究工作对转向架构架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3)对线路实测试验得到的构架加速度开展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构架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根据地铁运营站点情况,对构架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和测点应力-时间历程进行分段处理,计算并获得了每一站间构架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各测点的等效应力,分析了构架加速度与测点等效应力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构架加速度与构架关键部位各测点等效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为简化转向架构架结构可靠性评估和确定站间轨道状态提供了依据。(4)依据可靠性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被测试线路地铁转向架构架的检修数据,构建了该型转向架构架关键部位的失效概率模型,获得了不同运用里程下构架关键部位失效概率,该项研究工作为制定合理的构架检修周期提供了数据支撑。图81幅,表34个,参考文献68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这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由于新时代反恐和安全的需要,车地通信系统需要承载更多的视频监控等高带宽业务。目前具备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快速移动、资源调度灵活等优点的地铁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for Metro,LTEM)车地通信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首选。同时,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外国语大学优势专业—俄语专业的12届毕业生进行校友回访,以及对488家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形成俄语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总结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招聘单位用人情况、课程设置及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就业服务等方面内容。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办学层次和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提供一定借鉴。
随着地铁线路的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也越来越多,如工作人员无法均匀分布、相关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条线路的需求各不相同、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多样化的设备与器械以及其他各种突发事件等,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和安全性(Safety)急不可待。庞大的运营规模和复杂的装备体系,以及
集装箱海铁联运是全球贸易及低碳经济推动下国际货运市场的发展趋势,港口与港站衔接作业顺畅与否是影响海铁联运服务质量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规模以上港口铁路装卸线入港率较低,海铁设施设备在空间上融合不足,港口与港站间需要依靠公路短驳运输,制约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如何制定有效的资源利用策略,优化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港站衔接方案,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补共用,成为提高海铁联运作业组织效率、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增
轮轴作为高速列车极其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疲劳结构可靠性问题直接关乎着列车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而轮轴载荷谱又作为疲劳可靠性与寿命分析的基础,其全寿命载荷谱与试验台加载谱的编制对于轮轴的疲劳寿命分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对CRH2A型高速列车轮轴的线路实测动应力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并结合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技术进行载荷谱与应力谱的拟合外推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对建立的轮轴有限元模型进行直线、曲线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舒适、清洁高效等特点,在我国大中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第三轨受流系统通过受流器与第三轨的紧密接触获取电流,为城市轨道列车稳定地提供电力。当城市轨道列车运行时,受流器在第三轨上高速滑动,会受到多种形式系统激扰的影响,使受流器处于复杂的载荷环境中,导致受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探究系统激扰对第三轨/受流器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和研究意义。本文基于此背
不同货物对时间的敏感性不同,对运输时效性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煤炭、钢铁、矿石等大宗货物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较低,而电子零件、汽车、电脑等高价值敏感类货物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较高。由于作业方式和线路能力的限制,铁路运输的货物主要为大宗货物,对高价值敏感类货物运输时效性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价值敏感类货物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而由于我国推行供给侧改革,大宗货物需求量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铁路对高价值敏感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逐年增加,车底的配属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更好满足乘客出行多样化的需求,多交路等较为灵活的运营模式逐渐广为采用,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工作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科学合理地编制基于多交路运营模式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能够有效提高车底运用效率,降低车底使用数量,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多交路模式下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
铁路道口是铁路系统中的基本点。他们的高效运营关系到安全以及铁路和道路交通控制。铁路道口是发生事故的热点。此外,大多数报告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统计数据表明,95%的铁路道口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特别是道路使用者。当局引进轻型火车是一个不错的决定,但是,这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安全方面;亚的斯亚贝巴轻轨列车继续遇到穿越铁路的事故。因此,当前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帮助利益相关
当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逐渐缓和了因城市人口显著增加造成的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建立一个小功率全实物化的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平台来模拟实际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工况和故障情况。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与新技术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调研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动态模拟仿真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动模仿真系统平台总体布局和结构设计方案,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