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使得话语表达更加委婉和稳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发言人话语是国家立场政策的代表。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当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使得语言表达有礼有节,同时也能表达出国家坚定立场。通过收集2018年四月至2019年四月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语料,构建口译语料库,总结出外交口译中四类模糊限制语的应用频率和分布特征,以及通过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视角下分析其使用的原因。本研究旨在回答两大问题:(1)四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如何?(2)基于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分析为何在外交口译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基于语料库数据,发现模糊限制语在外交口译中使用极为频繁,其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最为频繁。本文借助Leech礼貌原则中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和面子理论分析得出,在外交口译中遵循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有助于构建中国负责任、有气度的大国形象,但是在涉及国家利益等不可妥协的事宜面前,口译违反礼貌原则,采取强硬态度,表达中国坚定立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相较于之前的模糊限制语研究,本论文以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模糊限制语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同时,不同于之前论文分析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本文基于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对外交口译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模糊限制语本身的分类方式复杂性,加上语料规模有限,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在其他领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