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了主动和被动训练条件下短期知觉学习在行为和ERP上的差别。实验采用了线段朝向辨别任务,30个被试被随机分成主动训练组和被动训练组。实验分成两天,第一天进行脑电记录,第二天进行行为实验。在第一天训练阶段,主动训练组的被试学习线段朝向辨别任务;被动训练组的被试学习中央字母辨别任务,和任务无关的线段刺激只是被动的呈现。训练前后都进行了线段朝向辨别任务的测试,在后测的时候还测试了在非训练朝向上的线段朝向辨别能力。被试在第二天进行了训练朝向和非训练朝向的测试。结果发现,在第一天的短期学习中。主动训练组有学习效果,而被动训练组则没有,两组在训练朝向上的成绩都好于非训练朝向的成绩。相应的,在脑电上,被动训练组较早期ERP成分P1和N1的则随着训练逐步下降,产生了适应效应。主动训练组的较早期ERP成分P1振幅随着训练没什么变化;N1振幅下降,但程度比被动训练组的小;较晚期的P2振幅随着训练增大;并且,主动注意的调控作用要稍晚于适应效应。在第二天的测试中,主动训练组在第一天的学习效果和朝向特异性都得到了保持,这说明由主动注意引起的那部分学习效应是特异于训练刺激的;被动训练组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总学习效果,但是没有朝向特异性,说明总的学习效果只是泛泛的行为改善。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由任务驱动的对刺激的主动注意,对知觉学习产生了调控的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在行为上产生了刺激特异性的学习效果,在脑电上有增强大脑活动的趋势,因此减弱了由于刺激反复被动呈现所导致的适应效应,并且这种调控作用在大脑信息加工的非常早期的阶段(90-110ms)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