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理论的须条牵伸与匀整模型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牵伸是使纤维集合体(如条子、粗纱等)的线密度有规律地降低到规定要求的主要加工手段,涉及并条、粗纱、细纱等多道纺纱工序,对最终成纱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须条的牵伸过程及其不匀,一直是牵伸理论研究中关键的问题,对改进牵伸工艺,提高半制品的均匀度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牵伸区内须条和纤维运动行为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大都只是定性的描述,较少给出定量性的研究,故牵伸中的匀整问题也未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为此,本文借助于离散理论建模仿真单纤维运动状态,来模拟整根须条的动态牵伸过程,从而量化了牵伸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揭示了须条被抽长拉细的过程中牵伸区内纤维和须条的运动规律,分析了牵伸过程中条干不匀的产生机理,并从平衡牵伸区内纤维分布的角度实现了对须条的自调匀整,以提高牵伸后的须条质量。本文从分析单根纤维的动态行为入手,在离散系统中建立了牵伸基础模型,以仿真须条的牵伸过程。为了体现须条的动态牵伸情况,细化了牵伸区内纤维的运动状态,建立了牵伸改进模型。然后通过对牵伸区内各类纤维根数、占比及其分布形式的研究,阐述了须条被抽长拉细过程中条干不匀的产生机理。最后,将对牵伸区内的研究分析结论应用于须条的自调匀整中,建立了离散匀整模型。该模型从使牵伸区内纤维分布稳定均衡的角度,提出了同时调整前后罗拉速度,降低输出条干不匀的方法。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八章论述,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牵伸问题研究中所涉及领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不足,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牵伸基础模型的建立、仿真与验证。首先利用离散理论提出了一种建模仿真须条牵伸过程的方法,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对单纤维运动行为的分析,建立了仿真须条动态牵伸的基础模型。然后,采用离散仿真语言GPSSWorld编程实现了该牵伸基础模型的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离散建模方式的可行性。最后,通过进一步的仿真说明了利用离散理论建模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牵伸基础模型的可扩展性。第三章以输出条干不匀值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在离散系统中建立牵伸模型的影响因素,并指明了模型中各仿真参数的选取原则。将实际须条中的条干不匀组成进行了分类,同时也比较了常见的条干不匀测量指标,结合牵伸基础模型的特点确定了本文输出条干不匀值的评价指标。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乌斯特公报以及Martindale的极限不匀理论值比较,说明了牵伸基础模型中所模拟须条的条干不匀组成。利用牵伸基础模型,给出了不同原料性质和牵伸工艺参数对输出条干不匀值的影响,并指明了模型中主要仿真参数及变量的选择方法。第四章将牵伸区内纤维的运动状态细化,建立了一个牵伸改进模型,用于展示须条的动态牵伸过程以及研究牵伸区内纤维的分布。通过模拟须条的变细曲线、牵伸区内各类纤维的分布以及截面内纤维根数的波动情况,展示了模型仿真须条牵伸过程的动态特性。通过并条机上获取的牵伸试验数据与模型仿真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该牵伸改进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采用第三章的仿真参数,通过分析牵伸区内部各类纤维根数、占比及其分布形式的变化,揭示了须条牵伸过程中条干不匀的产生机理,为离散匀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章从平衡牵伸区内纤维分布的角度建立了离散匀整模型。在引入纤维通量的概念和说明传统匀整模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牵伸改进模型的分析结论,阐述了离散匀整模型的匀整原理、过程和优势。为了模拟不同类型的输入不匀情况,分别选用了矩形波、正弦波和随机波作为模型的输入不匀形式。先在假设牵伸区内浮游纤维根数恒定的前提下,建立了基础匀整模型,用于分析前后罗拉同时变速匀整时,不同调速方案的特点以及需要提升的问题。然后,充分利用浮游区的“缓冲”能力,建立了一个离散匀整模型,使模型的匀整能力得到了提升。第六章主要是对第五章所提出的离散匀整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并分析牵伸过程中粗细节的产生原因。搭建了一个能够同时调整前后罗拉转速,对输入须条进行匀整的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采用人机界面输入牵伸工艺参数,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匀整模型并将计算结果分别传递给两个伺服电机,以控制前后罗拉速度。通过拉断匀整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离散匀整模型的正确性和优势。通过改变断纱方式和匀整位置,分析了输出须条上粗细节的形成原因,为合理选择自调匀整系统的延迟时间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本文利用离散理论建模,仿真纤维通过牵伸区的运动行为,模拟须条的动态牵伸过程,研究牵伸区内部纤维分布的变化规律,分析输出条干不匀的产生机理,推导离散匀整模型以提高牵伸后的须条质量。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一种仿真须条动态牵伸过程的新方法。通过采用离散理论建模的方式,从模拟单根纤维的运动行为入手,来仿真整个须条被抽长拉细的过程。本文所建立的牵伸模型,属于以时间为主导的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计算纤维从进入牵伸区开始,每个运动状态的变化和时长,完整地描绘出任意一根纤维经过牵伸区运动状态的变化过程。另外,该建模方式的可扩展性强、计算效率高、输出结果类型丰富,可模拟纺纱中的各道牵伸工序。(2)揭示了牵伸过程中,须条在牵伸区内部发生的变化情况。鉴于大多数牵伸模型只将须条看作是一个整体,不能分析和研究牵伸区内部各种变化的问题。本文着重展示了牵伸区内须条被抽长拉细的动态过程,并研究了牵伸区内任意截面、类型纤维的根数及其分布形式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牵伸工艺参数对牵伸区内纤维动态行为,以及各类纤维根数、占比和分布形式的影响,阐明了牵伸不匀的产生机理。(3)从平衡牵伸区内各类型纤维分布的角度,建立了离散匀整模型,以降低输出须条的条干不匀。首先,假设牵伸区内浮游纤维根数恒定,建立了基础匀整模型,讨论了模型的匀整原理及优势。然后,根据牵伸改进模型的研究结论,推导了前后罗拉速度变化与牵伸区内各类型纤维分布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离散匀整模型。从匀整过程中粗细节的成因分析中,给出了自调匀整系统延迟时间选取的理论和试验依据。(4)本文所建立的牵伸模型,能够将须条牵伸过程中的数据量化统计。针对前人的研究多数大都定性研究牵伸过程的情况,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够定量地描述牵伸问题,使研究结果更具实际意义。本文利用离散理论主要研究了牵伸区内部须条和纤维的运动问题,为牵伸过程中条干不匀的产生机理及自调匀整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应用价值,也能为纺织加工过程中相关的随机过程建模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管理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实验动物设施的准入制度与程序、动物实验及麻醉品管理、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美国实验动物的管理情况。通过参考美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及经验,对比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为促进国内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建筑节能、外观的需求日益提高,幕墙以其节能、美观、安装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幕墙核心部分——幕墙施工图设计却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比如方案可行性缺少检验、技术交底接受能力差、幕墙施工图核图不够全面、审查图纸不够及时不够细致、沟通有效性差等,这些问题导致施工变更多,增加了施工及管理成本,致使最终项目施工质量较差。本文对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
目的比较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6月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和每日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是一种周期性空间滤波结构,对电磁波表现出高通、低通、带通或带阻的频响特性,广泛应用于雷达罩、天线系统、分色棱镜等电磁产品。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刚性板材或者复合材料方面,成形方法多为印刷电路板、激光刻蚀、数字化刻铣等方式,在柔性材料方面的研究较少。纺织材料的介电、抗静电、电磁屏蔽等特性多有报道,而研究者忽视了纺织品也可作为电
分数阶微积分(Fractional Calculus)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研究领域.谓之古老,是因为分数阶导数和积分这一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末,也就是说,它与经典的微积分几乎同步诞生;谓之新颖,是因为在分数阶微积分的思想产生之后的近三个多世纪里,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在纯数学的范畴内进行的,虽然有诸如 Euler(1730),Laplace(1812),Fourier(1822),
无穷维空间中的随机微分系统是系统动力学和控制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运用无穷维随机分析理论、算子理论及分析的技巧研究Hilbert空间中几类随机发展系统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稳定性及可控性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带Poisson跳的随机时滞发展系统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和稳定性。在非Lipschitz条件下利用连续近
透气和热传导是纺织材料中的两类扩散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的透气性、传热性能和人体的舒适性紧密相关。航空服装、消防服等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往往需要耐高温性能的纤维材料。因此,纺织品材料的扩散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理论角度分析织物的扩散机理,用数学模型去表征织物的透气性能和热传导性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由于纺织品材料的结构复杂,纺织材料中的扩散现象往往要涉及到包括热学、力学、纺织材料学等交叉学
目前国内多个机构已建立了BSL-3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能够满足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医学病毒学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ABSL-3)可分为小动物实验室和中(大)动物实验室。小动物实验室主要开展小鼠、大鼠、仓鼠等啮齿类动物的感染性实验活动;中(大)动物实验室主要开展小型猪、猴等实验。动物三级实验室特别是开展中(大)动物实验的高等级实验室,其实验室布局,设备设施,管理体系及流程会有很大
全自动运行系统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与传统地铁线路相比,全自动运行地铁不仅在车辆、设备功能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对一线运营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有着不同的要求。现有的适用于目前地铁运营场景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的列车运行需求,现场运营人员岗位的产生就是这种新形势下的产物。为探讨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现场运营人员应具备的胜任素质,本文尝试利用工作分析、访谈
通风方式对空调通风房间室内热环境、污染物的分布特性和能耗都有直接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在空调系统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在已有的通风方式中,置换通风虽然同时实现了节能和良好空气品质的目标,但不能用于热风供暖;而混合通风虽可以兼顾供冷与供热的需求,但送风能量的利用率较低。由于碰撞射流通风在原理上同时具有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的优点,因而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传统通风方式的新型空调通风策略。关于碰撞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