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上胫腓骨骨折极为常见,特别是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胫腓骨骨折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如处理不当,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伤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神经血管损伤、关节畸形等并发症。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一直是骨科专家研究的热点,众多治疗方案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较为推崇。究竟其疗效到底如何?未有可靠的研究成果。目的:本课题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在中医理论和临床解剖学指导下,通过微创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对其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综合评价、分析,探讨临床中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新方法。方法:本试验依据入选标准筛选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时间:2012年1月-2013年12月),由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骨伤科提供病例。依据患者住院号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4~56岁,平均36岁。均为单侧胫腓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分型: A型13例,B型12例,C型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38岁。均为单侧胫腓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分型: A型9例,B型15例,C型6例,实验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LISS内固定联合中医外治法(骨愈常散外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LISS内固定。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疼痛、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等。数据使用成组设计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效性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取检验水准α=0.05,P<0.05,检验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8士1.89周,对照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06士3.086周,P<0.05表明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②术后三个月,两组优良率分别为:66.7%、40%,两组疗效优良率经χ2检验:χ2=4.286,P=0.03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六个月,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6.7%、56.7%,两组疗效优良率经χ2检验:χ2=6.65,P=0.00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十二个月,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0%、63.3%,两组疗效优良率经χ2检验:χ2=5.96,P=0.0,1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①LISS联合骨愈常散治疗胫腓骨骨折在术后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单纯LISS组。②LISS联合骨愈常散治疗胫腓骨骨折在神经血管损伤,畸形,内外翻,前后弯,旋转,短缩,步态,日常生活,膝、踝关节的活动度,术后疼痛优良率高于单纯应用LIS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