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Cu复合材料耐电击穿性能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Al2O3/Cu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加氧化铝颗粒方式制备Al2O3/Cu复合材料。探讨了氧化物第二相粒子的尺寸、数量和分布对电弧运动特性的作用,揭示了显微组织对Al2O3/Cu复合材料耐电弧烧蚀的影响机理。经过对比研究了显微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材料在真空高电压中的电击穿现象,明确了阴极斑点运动特征和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耐电压强度及截流值等电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Al2O3粒子越小,材料的硬度越大,而电导率略有下降。粒子含量越高,材料的硬度陡升而电导率陡降。随着粒子的分布均匀性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电导率都一定的提高。随着球磨时间的提高,材料的均匀性有所改善,但时间过长,纳米级粒子又会出现团聚和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随着Al2O3粒径的减小,材料的耐电压强度明显增大,电弧寿命延长,截流值减小;随着粒子含量的增大,耐电压强度先升有降,而电弧寿命先延长后缩短,截流值一直减小;随着粒子分布均匀性的提高,材料的耐电压击穿性能得到改善。从烧蚀的表现来看,材料的烧蚀程度是和粒子的大小、浓度和分布均匀性有很大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粒子越小,分布越均匀,烧蚀程度越轻,烧蚀面积增大,蚀坑明显变浅;但含量过高,粒子间距过小,会引起集中烧蚀,烧蚀面积较小且蚀坑较深。根据电弧产生机理和运动行为的理论,认为电弧的能量、运动方式和表面微区熔体的性质是影响烧蚀的主要因素。当电弧可以在多个微区同时产生时,电弧可以快速运动,从中心向外铺展。如果各“优先击穿微区”间距过大,电弧会滞留,过小会汇聚成单根高能量的电弧,从而产生集中烧蚀。从表面熔体性质的角度来看,增大熔体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烧蚀程度。
其他文献
国家近期密集发布系列文件推动协同创新,引导解决科研资源配置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以江苏南京高校专利研发为分析案例样本,对近30年来高校专利研发中协同创新工作提供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居民对于房屋建筑要求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建设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国有房地产企业应发挥引领作用,担负起相应的政治责
护理失误常引发各种各样的护患纠纷,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本文针对如何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和防范的相应措施,概述如下。
研究科技服务业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和评价准则,以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为总目标,分别从发展环境的竞争力、科技研究的创新能力、专业技术的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市场化
从科技人才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成果资源等方面对广东高校的科技资源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深刻剖析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体制机制障碍原因,并提出优化广东高
近年来我国不道德人体试验频发,严重影响了受试者、公众对人体试验的程序公平感知。究其原因,看似是现有人体试验伦理审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完善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