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6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初步探讨了血管内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该过程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8例;5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2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2例。 结果:12例患者宽颈动脉瘤5例。技术成功率100%。12例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9例(75.0%),动脉瘤大部分栓塞3例(25.0%)。1例术后3个月行DSA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5例术后3至12个月行3D-CTA随访,动脉瘤消失4例,部分残留1例,未再行治疗。临床随访12例病人,死亡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 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能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基因工程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估,为探索Hp感染的益生菌制剂调理疗法奠定基础。方法:1.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Hp ureB基因的DNA序列,利用PCR引物设计和分析软件,设计引物,扩增Hp标准菌株NCTC11637ureB基因,并将其克隆入乳酸菌表达质粒载体pMG36e中构建重组
目的:1、分析颈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颈部淋巴结病变CT诊断水平。2、总结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水平。3、研究头颈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型微生物,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带菌者和隐性感染者非常普遍[1]。Cpn是1989年定名的衣原体属中的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