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消积饮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GMT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验方补肺消积饮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简称MGMT)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瑞康临床医学院肿瘤科收治住院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中国抗癌协会编《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按照平行同期对照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根据非小细胞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而采用相应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加服补肺消积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生存质量、近期客观疗效、化疗后毒副反应及 MGMT甲基化阳性率的情况。  结果:(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咳嗽,咯血,发热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胸痛,气急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后的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的卡氏评分相比均有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有效率(CR+PR)稳定率(CR+PR+NC)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化疗后毒副反应情况,在白细胞、血小板、恶心、呕吐、尿蛋白、感染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碱性磷酸酶、口腔炎症、血尿素氮、肌酐、腹泻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脱发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在检测MGMT基因甲基化率的结果中显示,治疗组甲基化率为26.7%;对照组甲基化率为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临床试验表明,补肺消积饮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改善症状、增强体质、提高生存质量、延缓肿瘤病灶发展、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与化疗配合使用还可增强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对消化道、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的损伤,而且并不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本实验揭示补肺消积饮对化疗增效解毒的靶点是MGMT,是通过对MGMT活性的调控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通过研究补肺消积饮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GMT表达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化疗的疗效,减轻其副作用,将有可能为中晚期肿瘤治疗开辟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导师郭立中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导师从“寒湿”论治CKD辨治思路的临床实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归纳总结导师从扶阳辨治CKD的辨